“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槁木gǎomù,干枯的木头),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丫头:上一篇名字是“逍遥游”,我大概能理解,这一篇叫“齐物论”是啥意思啊?
我:“齐物论”重点是“齐物”,庄子他老人家认为世间事物、规则、思想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没有主观上的高下大小之分,应以清风拂大岗,明月照大江的心态去齐同对待。换个说法,万物禀道而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而为一”,“道”包涵万物、无处不在,所有的事物存在即符合“道”,所以万物本质齐同。
丫头:好高深啊。
我:那我用个不高深的比喻,组成各种物质的就是原子,万物最终又会回归到原子状态再去合成新的物质,也就是通透自然万法,殊途同归。
丫头:哦,这样很直观哦。那“何居乎”怎么解释呀老爸?
我:古文经常有倒装的语句的,比如“何罪之有”,实际上就是“有何罪”,你把它调整过来看就会了。
丫头:那就是“居何乎”,在哪里的意思?
我:联系上下文,“何居乎”——处在什么状态呀?后面一句话就是成语“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枯木死灰”的出处。
丫头:哇,又是三个成语!《庄子》里一共出了多少个成语?
我:衍生的不算,我记得是三百个左右。
丫头:哇塞,太牛了吧。庄子他老人家简直非人类啊。
我:那是,他老人家可是神游寰宇的人哦。
丫头:“隐机”是说隐士的意思么?
我:不是的,“隐”是靠近,“机”通“几”,桌案。这是“子游”在请教他老师一段话,最后一句在强调:“今天桌边的你,与以前的你有很大不同啊”。
丫头: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了?
我:嗯,在这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没有贬义的意思,说明“子游”的老师彻底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了。
丫头:怎么听着有点像龟息功啊!
我:……
(原创文章,配图亦为原创手绘,盗用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