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崖陈公祠位于南乡大营村的中部。它的主人是一位受世人景仰的民族英雄——明朝末年抗倭名将陈璘。
历尽沧桑,现在的龙崖陈公祠,显得有些“形单影只”,祠堂周边已没有留下太多与之相连的古建筑。
这天,伴着绵绵冬雨,我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龙崖陈公祠。
青砖古瓦的世纪老屋,虽然墙体斑驳,绿苔伴生,但依然隐约可见当年的气势恢弘。时光的刻刀,在片片砖瓦上留下了这座老屋和它主人曾经的辉煌。
陈璘,原籍广东翁源,字朝爵,号龙崖,生于明朝嘉靖年,卒于明朝万历年。陈璘17岁从军,为国为民,征战一生,指挥了举世闻名的露梁海战。万历初年,广东总督凌云翼为铲除地方割据势力而大征罗旁(今云浮、罗定、郁南等地),陈璘受命领兵从信宜东进,破占山为王的苗瑶军达90支,因此被诏封为副总兵兼署东安参将,后奉朝廷之命,举家迁至云浮,定居六都乡。死后获赠封“太子太保”官衔,建祠崇祀,明万历帝赐匾“开拓第一功”。这就是云浮人常说的“陈璘咁大功劳”的来历。
龙崖陈公祠是陈璘后人为纪念陈璘所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所见的属于清朝后期重修的建筑,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
龙崖陈公祠是一座青砖瓦木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的建筑,砖木结构,硬山顶,人字山墙。瓦脊有人物、花卉、动物雕塑。公祠门前用花岗岩条石铺砌台阶,祠内有天井。公祠分前厅、后厅和两边厢房,殿堂正中设神龛。光阴荏苒,斗转星移。现在的龙崖陈公祠,外墙体及石雕柱墩、瓦面木檐浮雕尚存,但祠内的神龛,有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木雕石刻、陈璘受降图,以及两边厢房、前厅屏风等因历史原因已遭破坏。
值得欣慰的是,龙崖陈公祠的保护、管理和使用在后来得到相关部门机构的重视,现已成为“露梁海战展示馆”。如今的龙崖陈公祠,不但是陈璘后人瞻仰祖先、拜祭祖先的活动场所,还是云安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日月如梭,岁月如河,年沧海桑田,所幸的是,我们还可以从前人留下的遗迹中,缅怀名将,追忆往事。
来源:云浮广播电视台
期盼您加入“云安电视”大家庭,小编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中科U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