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沙场上的战神,职场上的智者

公元年正月的一个寒夜,定襄城外,恶阳岭上,朔风透骨,漫天大雪。

一位银须白发的老将军,左手持着缰绳,右手紧握天子所赐尚方宝剑;大雪几乎要覆盖住了他的铠甲和战马,将他的须发凝结在一起。他的眼神坚定刚毅,静静地望着岭下灯火点点的定襄城。在他身后站列着大唐三千精锐的玄甲军,他们个个都是出生入死,百战归来的猛士,此时他们犹如一头头精壮的豹子,在等待时机向猎物发动致命一击。突然,这位老将的眼中射出一道精光,宝剑出鞘,光华万道,剑尖直指定襄,三千猛士随着号角和喊杀声,冲杀下来。立时城破,颉利可汗几乎只身逃逸,远遁漠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定襄大捷后的四个月,这位老将率唐军主力,袭击苏尼失营地,生擒颉利。至此,昔日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彻底灭亡,南起阴山,北至大漠,皆被纳入唐朝版图。捷报传到长安,太宗大悦,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耻其雪乎!”

这位老将军就是唐朝的第一军神,个人认为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第一将星:李靖,虽白起,孙武,韩信,卫青难出其右。这次李靖被李世民任命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统辖六路唐军,十万余众,剿灭东突厥,洗雪了国耻,彻底解决了北境边患,大大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使唐帝国成为亚洲霸主,更为唐太宗李世民赢得“天可汗”之无上尊荣。李靖居功至伟,身为主帅的他,不顾自己已经六旬高龄,率三千劲旅奇袭突厥大本营,这样的谋略,胆魄,忠诚令人敬佩。可是你能想象,这位奋不顾身的李靖在此之前,刚刚被李世民冷落了4年之久么?

李靖诚然是不世出的军事人才,但更加让人感叹是他沉稳老道的人臣之术,高超的情商和做人技巧,绝对是现代职场人的楷模。

话要从玄武门之变说起。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储位之争已经白热化了,双方都是大肆拉拢朝中重臣,为自己的团队加大砝码。李靖和他的徒弟李勣(高宗朝的重臣)这样手握兵权的重量级人物,自然是双方拉拢的重点。他们很可能保持了中立,没有倒向任何一方,也就是beprofessionalandstayawayfrompolitics。

怎么看出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了两位亲兄弟,软禁了李渊,然后开始分封功臣,封赏名单里,没有李靖和李勣。

武德九年7月31日,封

原秦王府护军秦琼(秦叔宝)为左武卫大将军,

程知节(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

尉迟恭(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

三天后,封

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

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

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

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左武候将军。

天策府(李世民title为天策大将军)学士高士廉为侍中(相当于宰相),房玄龄为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长孙无忌(李世民的大舅子)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齐活了。名单里很多人明显对唐朝的功劳不如李靖,都爬到他头上去了。李世民的message很清楚,跟着我造反政变的,都升官发财,李靖你不是要beprofessional么,现在我上台了,你就靠边站吧。

职场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人有过跟老板,抱大腿的经历。这样往往能够得到短期的利益,但是老板一旦更换,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而且,那些短期利益只是属于这些抱大腿的人,很可能是以对公司的其他员工不公平为代价的。所以,于公于私,并不可取。Beprofessional,可能有短期成本,但是一定有长期收益,因为靠本事吃饭,逼着你一直淬炼专业能力,慢慢就要比靠抱大腿的能干,且更受人尊敬。

跟着李建成加入帝位争夺的,在建成死后,自然就遭到了清算。即便李世民明面上说着不动手,他下面人也会偷偷动手。李世民死后,参与太子位争夺的很多人,被长孙无忌清算。再后来,长孙无忌自己被他亲手扶上帝位的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收拾了。

职场里还有一种围绕女性的“潜规则”,类似的事件屡屡曝光。蓝颜知己,基于欣赏的支持和帮助无可厚非,其他的就令人不耻,甚至于悲哀。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弛,李夫人的话值得深思。

李靖清楚不站队就要付出的代价,他忍住了冷板凳,没有半句怨言。当然,李世民提拔了李靖的弟弟,间接安抚了李靖。终于四年之后,当李世民决心扫清突厥,环视四周,能驭百万众,且智谋超群,德高望重者还是只有你李靖,大唐的军神,然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李靖丝毫没有因为之前的冷板凳而怨恨领导,相反,他身先士卒,舍生忘死,同时他体现一贯用兵诡谲的优点,兵贵神速,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用兵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真是用兵如神,人品高贵。

我们经常在职场里看到的是:本事不大,脾气不小;对新领导摆老资格,不服管束,阳奉阴违,甚至于明着顶撞;被领导批评了,要么假意接受,背后我行我素;或者心怀怨恨,故意作对。更有甚者,以功臣自居,对工作安排变动不满,开始尸位素餐,在外面搞自己的公司,撬本公司的客户,挖墙脚。这些大爷,你们和60岁还在浴血的李靖相比,是否觉得汗颜?

不做政治投机,不投机取巧,靠本事吃饭,专业地做事做人,这是我倾佩李靖的第一点。

东征突厥归来,立了这么大功劳的李靖非但没有立刻得到封赏,还被一帮文官弹劾,说他军纪不严,背景故事很有趣也很长,和一个叫唐俭的使者有关,这里不详说。李世民就把李靖大骂了一顿,李靖老老实实的接受了批评。之后李世民又慢慢奖赏李靖,最后拜李靖为尚书右仆射,当然这里有明升暗降,削其兵权的目的,但毕竟是出将入相的殊荣。为相期间,靖每参议,恂恂似不能言,以沈厚称,也就是在朝堂上,基本不说话。后来李靖称足疾,就告病回家了,只是偶尔来参加一些重要会议。

李世民和李靖都是聪明人。李世民自己就是行伍出身,对领兵的将军很理解,他不会真的理睬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官的告状,但是他真担心李靖功高盖主,难以驾驭,所以他先敲打李靖,测其忠心。李靖非常清楚皇帝的担心,所以即便自己没错,也接受批评,避免皇帝生疑。皇帝要削他的兵权,他fullycooperate,作为宰相,从不乱放炮,做了几天文官,给足李世民面子了,就找个理由回家上网看ipad去了。

职场里也是如此,有时领导批评下属,有测试下属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目的,或者给自己找台阶下。聪明的下属就应该给领导递个梯子,领导都是聪明人,不会亏待你的。但是总有些个傻冒,他的面子比什么都重要,一定要和领导争个所以然,后果可想而知。

不居功自傲,给领导留面子,让领导放心,这是我倾佩李靖的第二点。

就在李靖装病回家后没多久,土谷浑开始挑衅大唐,李世民决定灭了它。有时候一个人或者国家的名字的确昭示了其特点,土谷浑真的很浑,在唐朝军事实力最鼎盛的时候挑衅,真就是找打啊,有点像现在的印度。

聪明人之间永远是心意相通;笨人是怎么也说不清楚。李世民心里和明镜似的,放眼大唐,能够担任灭国级战役主帅的也还只有李靖,李勣和侯君集还差点火候。但是自己已经把他明升暗降,削去了其兵权,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现在有事了又来找人家,多少有点不好意思。而且老李目前告老回家,虽明知他是名为养病,实为避祸,但总不能硬把老干部从家里揪出来吧?

李靖心里也和明镜似的,自己装病李世民肯定清楚,皇帝现在也肯定希望自己再次出山,但是总不能自己突然就活蹦乱跳的请战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六十四岁的李靖把心一横,罢了啊,明哲保身固然重要,还是要让皇帝看到自己的赤胆忠心,关键时候不给力,这个身子也难保啊!所以,奇迹发生了,老李病好了,靖往见房玄龄,曰:“吾虽老,尚堪一行。”帝喜,以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任城王道宗、侯君集、李大亮、李道彦、高甑生五总管兵皆属。李世民赐给李靖灵寿木拐杖,我估计李靖会恭恭敬敬带着拐棍上战场,有人的时候拄着,没人的时候当金箍棒耍,锻炼身体。

没有任何悬念,前后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土谷浑被干净利落的灭国。李靖和他的部将们再次载誉归来,李世民习惯性的再次头疼怎么封赏并控制这位功高盖世的军神。李靖这次一点没给领导添麻烦,即便有人告发他谋反都不屑辩解,直接再次告老回家,而且干脆就是闭门不出了,连亲戚都不见。

职场里的很多老鸟也精通韬晦之术,但是有时候用过了头,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李靖的表现令人称道,在于他的忍术只是为了避险和自保,关键时刻,大义面前,他依然挺身而出。这对那些聪明过头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很有借鉴的意义。

情商高,会做人,但依然保持底线,每逢大事不含糊,这是我倾佩李靖的第三点。

如果岳飞没有和皇帝赌气在庐山上三个月不回来;

如果袁崇焕没有擅杀毛文龙,瞒着崇祯和皇太极媾和;

如果吴三桂接受了削藩,老老实实去辽东养老;

如果年羹尧没有居功自傲,胡作非为;

如果….

他们的结局可能会很不一样。

贞观二十三年(年),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岁。李世民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赐谥号为“景武”。古代的武将能得此殊荣,并且长寿善终,实属不易。李靖没参与玄武门之变,并且之前还在隋朝举报过李渊,最终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八,真的算是一个奇迹。

李靖,字药师。人如其名,他是一辈子在战场上,给敌人吃毒药;在

朝廷里,给皇帝吃补药。他的人生留给现代的职业经理人太多太多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值得我们长久的学习和思考。

钱瀚卿

年7月12日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pz/5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