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公益沙龙第七讲笔记分享

六祖坛经第七品——机缘品

渡人的前提—机缘

说话做事都要看机缘。做任何事机缘为因,机缘为天和地的一个条件。

无缘不动,能量自退。

知识、能力、能量、佛法,之间有关,但多为负担,文字是桥梁。

不读书,而修证天地人的规律。

为人解惑——立德——得贵——命运改变。

食伤生财,能量往外走,辛苦财,奴相。

高能量,福报财。

寺由人旺,国由君盛。

道大、天大、地大、君大。

惠能当了九个月主持,一把手,正官空。

火为灾难,官杀,官空,火为官杀。

惠能元神为金,在石头间缝隙中活下来,用神为金,身弱,用神土金,辰丑土生金,得辰土,辰土印,印为师父、衣钵,师父传衣钵悄悄传,隐师,为龙,八字见丑,辰土收完丑土,元神金,财神木,砍柴为生,湖北、曹溪属水,走食伤开窍运,别人送官,丙辛合,酉金西方渡九人。

1.即心即佛

法海比丘,唐朝韶州曲江县人,初次参礼六祖时问道:“即心即佛是甚么道理?祈求和尚慈悲为我解说。”

过去未来虚空,时间只在未来,修行好坏都在当下,无欲,无相,无念,评价能量的状态就是当下,修佛修证当下做起,当下解脱,不要对过去纠结,对未来妄想,都是虚空。

人不需要梦想(自私自利),而是需要使命(大德大智)。

走恒卦,木,专。

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

因果逃不了。

前念不生执着,当下就是心;

后念不令断灭,当下就是佛;

能成就一切相的是心,

能远离一切相的是佛。

2.

法达比丘,洪州地方的人士,七岁出家,常常诵念《妙法莲华经》。有一天,前来礼拜六祖,头却不着地。六祖诃斥道:“顶礼头不着地,与不顶礼有何不同?你心中必自负有一事物在,你究竟修学甚么专长呢?”法达说:“我念诵《妙法莲华经》已经有三千部了。”

说话带“我”的,焦点在自我身上,有比较,优劣相,胜负心,分别心,众生之分别心,不可能证悟佛法,跟别人比较,进入二元,进入对立,进入矛盾,矛盾就是烦恼的根源,有分别心就无法渡别人,心中存有我罪业即生起。

顶礼膜拜降伏自己的傲慢之心。

谦卑得气得利得人心,因果立现。

法达:反看,未通达妙法。

要想通达妙法,必须“我”灭(小我)。

要功劳时功劳就消失了,生活中不要现我。

3.

智通比丘,寿州安丰人。最初阅读《楞伽经》多达一千多遍,却不能领会三身和四智的意义,于是就来参礼六祖,恳求解说经中要义。

三身:

清净法身,是你的自心本性,人心本身具有佛性,清楚身上的灰尘,便回归法身。

圆满报身,是你的般若智能,人本身清静,智慧会回报自己。

千百亿化身,实践运用智慧使自己变化,是你的修行实践。

领会三身,已经拥有智慧,不需要再知道四智。

利(我的盘算)令智昏。

4.

智常比丘,信州贵溪人。童年时出家,志在求得明心见性。

修佛——清静——虚空——阴

证明清静状态,阴靠阳证明。

阴阳互根,太极。

佛:无相、无念、无住。

前提有相、念、住的存在。

不能摒弃相、念、住于佛法的意义。

佛法三乘教法:小乘、中乘、大乘。

乘:行,做到。

听佛法的人分上中下。

从目见耳闻下转诵经典的人是小乘行者,悟解佛法义理的人是中乘行者,依法修行的人是大乘行者。

万法完全通达,万法具足完备,一切不染不着,远离一切法相,无一法可得,这就叫作最上乘的行者。

乘是行的意思,不是在口头上争论就能得到,应该自己依法修行,无论何时,自身佛性都是来去无碍,圆通无碍。

5.

志道比丘,广州南海县人。有一天,他请示六祖大师:“学人自从出家以来,阅读《涅槃经》已经有十多年了,还不明白经中大意,‘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首偈语有所疑惑。”

心动了————佛法没了

心动——回归静——回佛法:觉

生灭灭己:特定的我没有了(由人间各类角色组成)

志道:志于追求永恒的东西。

6.

行思禅师,出生在吉州安城地方的刘家。他听说曹溪六祖大师法席隆盛,化导无数,便前来参礼六祖,请示六祖大师说:“应当做甚么才能不落入阶级?”

行思:在行中思考

阶级:角色

人活着随缘而化。

不是什么角色都不入,而是随缘而动,空性入各种角色,做了又不像这个角色。

7.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人家的儿子。最初到嵩山参谒惠安国师,惠安大师遣他到曹溪参学。怀让到了曹溪,虔诚顶礼,六祖问他:“你从甚么地方来?”

怀让答:“从嵩山来。”

  六祖问:“甚么东西这样来呢?”

  怀让说:“说是像一个甚么东西就不对了。”

  六祖说:“还可以修证吗?”

  怀让说:“修证不是没有,污染则不可得。”

怀让:谦让。

人可做任何事而不被污染,本质不变,入世人生经历多,心无住,不被污染。

践行:护念(佛的状态)经历会让人变,佛让人越来越年轻,念会消耗人的精气神。

8.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人家的儿子。自幼研习经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因为阅读《维摩经》,得以发明心地。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偶然相访,和他畅谈,玄觉所说都能契合诸祖的意旨。玄策问他:“仁者是在那一位老师门下得法?”

玄觉说:“我听大乘方等经论,每部都各有师承,后来从《维摩经》中悟得佛法相传以心印心的宗旨,只是还没有为我作证明的人。”

人的成就不需要外界来证明,不要通过外求来证明自己。

9.

智隍禅师,最初参礼五祖的时候,自称已经得到佛法真传,曾在庵中长习静坐达二十年之久。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云游到河北朔方时,听到智隍禅师的声名,就到他所住的庵堂造访,问他说:“你在这里作甚么呢?”

  智隍禅师说:“入定。”

禅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做到的,心不动,言行都没有,或者可以有言行,心不动。

定:时间的长短,空间的大小,具体事件。

心如如不动。

文字编辑:仙丹

图片编辑:仙丹

责任编辑:杨伍小仙女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智禅院简介:

八智禅院,由轩易老师发起创立。“八智”,八门智慧之谓也,“禅院”,特指在此道场修行觉悟之谓也。我们拒绝浅表庸俗国学,带您进入“国学究竟智慧”的殿堂。

我们发心修德利人,持续组织国学沙龙、小众国学课程,接受各类疑难咨询,以及为有需求者调理疾病。

我们的宗旨和目的,就是帮助有缘人、帮助有福报的人通过国学“先知智慧”的接触和亲身修证,触摸天道,认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我们热忱欢迎以下人士与我们结缘:

其一、有意一起组织国学主题活动,传播国学智慧的人士或组织;

其二、修行者、国学爱好者、中国传统文化推崇者、追求心灵成长和智慧成长的人士;佛家和道家的人士;中医,道医,易医;

其三、有意参加我们的线下沙龙活动的人士;

其四、面临人生重大疑难和困境,寻求出路的人士;

其五、身体罹患疾病,求治不得的人士。

联系方式:(手机







































泉州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颠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pz/2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