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的上境村环境极佳。东西两条古水渠穿村而过,清水塘、古井等点缀其间,主要街巷用鹅卵石或青石板铺设,并呈现八卦状分布,厅堂古宅分列两旁。
明代的“三十六厅”,现仍存百顺堂、六吉堂、第一义厅、崇礼堂、承启堂、怀德堂等,时代特征明显。村中现有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婺派古民居30多处,粉墙黛瓦飞檐马头,其中3座明代楼上厅遗构或抬梁或穿斗,有较高文物价值。
如今,上境村的古建筑修缮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短短数月,村庄环境和古宅面貌已经完全不同。环境整洁、古屋精致,加上景观塘和随处可见的文化墙,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
刘氏宗祠
始建于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公元年),明天启七年(公元年)皇帝敕令重修。整座宗祠坐北朝南,前后分三进,面积近平方,宗祠内门梁大气考究,斗栱、雀替等木构件雕刻栩栩如生,建筑风格省内罕见。因此,被誉为汤溪第一大祠名扬金华八县,时称金华八县有“祠堂两座半”,而刘氏宗祠就是两座里面的其中一座。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吉祥照壁
属砖瓦结构照壁,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这种“福”字照壁在明朝非常盛行。能起到挡风、遮煞、聚气的作用。中间的“福”字左边是鹿,同“禄”谐音,右边是鹤,寓意长寿,再加上照壁周边的壁刻和左右下角的寿桃、仙翁,合在一起有着“福禄寿”的吉祥寓意。
承启堂遗址
建于明朝初年,寓意“承前启后、光前裕后”。相传承启堂为刘氏富字辈兄弟三人中的老大(刘富十公)造,构造非常巧妙,厅堂靠墙一侧的梁柱全部采用砖砌形式的伪梁柱,因而又称为砖厅。现仅留东侧屋。
腊梅厅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分上下两层,一楼的大门、门厅、正厅和后厅均在一条中轴线上,开阔明亮,目前主要用于饮食文化展示和当地土特产品销售。二楼空间宽敞、窗明几净并且视野极佳。现为休息用的茶室,可以居高临下观看各种表演。
崇礼堂
始建于明英宗天顺年间(公元~年),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位于帆船型村落的船头位置,中央有独特的“回”字形天井。门前的水塘名为“上水塘”,建筑与水塘两者南北相望,形成了“朱雀”“玄武”的风水格局,同时也有防火的作用。“外国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期间这里是作为沙龙区,将举行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百顺堂
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公元~年),又名下大厅,为刘氏富字辈三兄弟中的老二刘氏富十五公造,至今有年历史。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为砖仿木梁架结构,门楼上有“百世瞻依”砖雕,朴拙大气,前后三进三天井。明间有活动式戏台,次间设楼,是古代达官贵人看戏、娱乐的地方。中厅所用的木材硕大,梁柱直径近60厘米,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具有显著的明代风格。百顺堂也是上境村“三十六厅堂”中保存下来最大的厅堂,现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吉堂
清代嘉庆皇帝的老师刘肇淦出资建造。整座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平方米,现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门门额刻有“福禄寿喜”4字九叠篆,还有八仙与文武状元、和合二仙和吉祥瑞兽等图案。大门左下刻着马和猴,寓意“马上封侯”;大门右下刻着鹿与仙鹤,寓意“鹿鹤长春”。六吉堂内面阔三间,两侧做墙连接并各开侧门形成院落。堂内木雕保存完好,人物、花卉、花瓶等造型栩栩如生。
下门楼
下门楼是过街楼中的一种。在上境村,过街楼有上门楼与下门楼之分,能连接两幢相对独立的建筑并使之融为一体,有“女人不落地,雨天不湿鞋”之说,同时也是村民聊天交流的最佳场所,下门楼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现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元吉堂
由刘肇淦的祖父刘维城建造。嘉庆皇帝因其孙刘肇淦之功劳御封刘维城为“奉直大夫”,享从五品待遇。元吉堂的大门朝西,门口原有一对抱鼓石,解放后被毁。在德国专家的协助下,目前已改建为3D体验馆,馆内展示各地通话和传说,让游客获得超凡的文化体验。
经堂遗址
又名福庆庵,曾是附近百姓求神拜佛的地方。除了供奉弥勒佛、韦驮、四大天王、观音、如来、十八罗汉等佛像之外,还有一尊托生娘娘(古代妇女求子时参拜的)以及关公、财神等塑像。西侧门额上的“枫林保章”四字,至今依稀可辨。这里曾香火鼎盛,是当时上境村最热闹的地方,现仅存断壁残垣。
在村里兜兜转转,随处可见小片竹林、花丛灌木和造型优美的古树,这些都是古村旧时就有的。在特色鲜明、充满年代感的古村落中穿行,就像是一场充满未知的穿越,你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见什么。
部分文字源自网络
温馨提醒
请文明旅游,随手带走垃圾。“微九峰”需要您我共同呵护!您的分享转发是我们最大的动力!^^①微九峰欢迎您治白癜风石家庄哪家医院好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