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访谈独家专访太极禅源洗髓功传承人

——访太极禅源创始人、两项世界纪录保持者叶伟《名流访谈》主持人:沈祖宏前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而植根于中国特有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沃土之上的中国武术,在中华大地绵延数千年,仍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弥足珍贵。自古以来,中华武术,流派林立,拳种纷显。拳术有南拳、长拳、象形拳、少林拳等外家拳,同时也形成了以太极拳,形意拳,心意拳等主要的内家拳种体系。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像太极拳始祖王宗岳、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近代形意宗师李洛能,以及耳熟能详的严咏春、叶问、霍元甲、李小龙等一代宗师、旷世奇才……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孔子、孟子等都是齐鲁两国对中华文明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代表。生于斯,长于斯的叶伟,也堪称是当今中国武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深受古代先贤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一直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华武术的传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个急功近利、浮躁不堪的时代,肯花这么多功夫,肯下这么多时间,专注武术文化传承和传播,专注少林拳、散打搏击、太极拳、洗髓功的焠练和研究者,可谓凤毛麟角。非对武术文化真热爱者不能为;非自己执著于对武术文化深刻理解者不能为;非胸怀大千世界、放眼未来者不能为;非对武术文化有强烈责任心使命感者不能为。毋庸置疑,叶伟作为一名在国际武术界荣膺赫赫战功的中国武术匠人,做到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样的英雄有资格称得上是中华武术界的“大家”!一鸣惊人在中国历史上有最震撼的四句话,是北宋儒学家、理学大师张载的名言,史称“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所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叶伟所追求的人生最高理想和境界,他将个体生命的人生价值与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和意义统一起来,成为安心立命之所在。作为当今两项世界纪录保持者,太极禅源创始人叶伟,是一位具有大智慧、大情怀、大格局、大梦想的人。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思想敏锐,不等同于其他习武之人;他文武双全,于绝学于一身,既有孔武有力之身躯,更具有宗师一般的精神高度;他除了具备一般的修为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他将个人的价值融入社会的天人合一之中,登顶人生的巅峰。叶伟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中国武术界在国际上沉寂多年的格局。迄今为止,他所创造的两项世界纪录,在全球范围内无人能超越。这位原本在武术界籍籍无名者,因一举拿下两项世界纪录而一夜成名,一呜惊人,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发酵,他被海外媒体誉为“天下男神”。成为当今时代名副其实的武术大伽、养生大伽。据了解,叶伟,齐鲁人士,太极禅源创始人,太极禅源洗髓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级拳师、国家一级教练员、国家一级武士、国家一级裁判员。曾二度荣膺全国太极比赛冠军,被评为《武当武林百杰》,被国际太极拳网收录为《名人堂人物》。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陈式太极拳传承人,洗髓功两项世界纪录保持者,《武当》杂志期封面人物,荣登美国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人物。三十年的习武教学经历让叶伟成为一名内外兼修、禅道合一、武学修为极高的武林人士。叶伟自幼习武,十三岁在少林寺习练少林拳、散打搏击,也就是外家拳,二十岁开始兼修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由外家转入内家研修,二十九岁开始修习洗髓功,三十年如一日勤修不辍;深受华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儒、释、道、医等历代先贤的渊深智慧所影响,三十年来研读精进,生命境界渐近于道;在自身修炼过程中,以《黄帝内经》等古代医学典籍的中医理论结合自身几十年武学修炼经验,细加揣摩,多次寻访高修隐士,对国学修身文化、中医养生原理和道家修炼技术做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不断的改良提升,实修实证,建立了标准化的洗髓功习练方法步骤和程序化的洗髓功教授模式,确保了洗髓功教授、修练的安全性和系统性。两项世界纪录年3月30日,山东淄博,世界纪录评定现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叶伟,这位炯炯有神,声如钟,身如松,站如桩,走路一阵风,外表普通的山东汉子,用他的洗髓神功,拉动7辆奥迪A6L轿车,并向前移动了8米……年4月9日,中国北京,世界纪录评定现场,这位被海外媒体誉为一致公认的“男神”,再次用他的洗髓神功,刷新了世界纪录,拉动了重约5吨的外国武装直升机,并向前移动15米……不要小觑这区区8米和15米,它仿佛成为横亘在全世界功夫界面前的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望尘莫及。叶伟一“拉”成名!有媒体称,叶伟迈出的一小步,是世界洗髓功史上前进了一大步。目前,叶伟仍然是这两项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在全球功夫界,一直在挑战,迄今无人能超越!那么,何为洗髓功?洗髓功为什么有如此神力?让我们来简单解读一下这个秘而不宣的“千年秘术”之奥秘。洗髓功是华夏文化中独有的养生功法,功法最初渊源于黄老学说(黄老即黄帝和道家老子),是中华民族上千年所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养生术。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因此,洗髓功是以《黄帝内经》为医学源头,独有的一种古老养生功法,后被道家传承至今。它是民间中医治疗方法之精华,具有特殊的治疗功效。但在治疗中往往只停留在运用和技法上,没有上升到中医理论层面上。然而,在古代,洗髓功是御用,在民间一般是秘不外传的,没有系统的史料文字记载,也没有保留下完整的理论资料。从传统文化的立场上看,洗髓功是中华民族的保健遗产;从中国道家所讲,求的是“我命在我,不在天”人类最佳修养方法;从武道上来讲,是易筋、易骨和洗髓的内功总汇;从现代医学上看它是健康长寿学的开拓;从自然疗法上来看,它着重于“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一种练气养生之方法。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华民族,华夏文明,五千年延绵不绝,生生不息,从未有过断层,这得益于我们伟大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中华武术文化千百年来,也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叶伟有三大梦想:一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髓功“非遗”保护好,传承好,让更多的人了解、锻炼和受益;二是结识海内外一大批志同道合有识之士,把中国传统武术与目前世界的搏击融合一起,形成以中国武术为特色的搏击项目,并推向世界;三是在有生之年,培养位“未来武术之星”,从小学传统文化,读四书五经,练太极拳、少林拳、洗髓功、散打搏击、等各项功夫,有朝一日“百龙腾中华”,让他们站在世界最高的武术比赛殿堂,成为真正的内家搏击高手,为国争光,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武术。在访谈中,叶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正是他最为朴实,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从他身上,折射出新一代武林中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强烈的使命和担当!合道而行,天助人成。健康养生,让世界更美好,让生命更和谐,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核心的元素之一。打造文化强国,造福世界人民,向世界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传授国粹之洗髓功,是叶伟穷极一生之梦想。叶伟认为,洗髓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五彩缤纷的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着很多科学理论知识,比如医学、哲学、力学、养生之道等等。所以说,在当今世界众多的体育项目中,中华武术是最富哲理的运动。而洗髓功更是适合全民锻炼,全民养生、全民健体的最好途径之一。据近代可查史料记载,清末民间人士周述官、道士刘妙元,为洗髓功的传承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民国时期刘妙元道长将此功传授于乔长虹,年前后,乔长虹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之后洗髓功在台湾地区蓬勃发展。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的大改变,国人的生活水平也从温饱向小康迈进。因此,大家对健身养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90年代初,由乔长虹的传人曾联元先生带领同修回大陆文化寻根,洗髓功从此回归大陆,在我国广受青睐,广为发展,广为传播。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几十万人在锻炼。洗髓功易懂易教易学,深受大众喜爱。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洗髓功传承者叶伟,凭籍他的一己之力,创造了洗髓功领域的两项世界纪录,这在洗髓功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就目前而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还创立了太极禅源洗髓功培训基地,编撰了《太极禅源洗髓功》一书。为洗髓功这套中华传统养生绝学的发扬和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名流访谈:下面是《名流访谈》主持人沈祖宏(以下简称名流访谈)独家专访太极禅源创始人叶伟的对话:关于洗髓功《名流访谈》: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武术门派众多,但为什么洗髓功被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养生功法”?叶伟:我个人认为,洗髓功称之为“天下第一养生功法”是名副其实。洗髓功它的历史比较悠久,迄今为止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它的历史沉淀也比较深厚。据史料记载,《黄帝内经》里面早就有了有关洗髓功宗筋的记载。我们真的要感谢几千年来,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精神瑰宝,另外让我特别欣慰的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那么多人都在练,喜欢它,证明它的优秀。洗髓功已经成为一项特别受人追捧,受人青睐,受人喜欢的健康养生锻炼项目之一。《名流访谈》:你为什么对洗髓功情有独钟,迷恋酷爱上这个强身健体项目的?叶伟:我从小喜欢习武,体质好,悟性高,是块练武的料。13岁进了少林寺,练习少林拳、散打搏击,后来我开始正儿八经拜高人为师,练习太极,外家拳、内家拳先后练习近二十年。再后来,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混元太极同门师兄范学天先生那里接触到了洗髓功,在师兄的指导下开始修炼洗髓功。对它情有独钟迷恋上了,重心开始从太极转移到洗髓功上面来。到目前为止,已坚持了十多年。我第一感觉洗髓功这个运动,对于我们人体肾气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我这几十年的探索、感悟和修练,我把太极和洗髓功融会一体,出现了明显的效果,我基本上掌握了一整套比较清晰的理论。《名流访谈》:洗髓功究竟有哪些功效?叶伟:我经常给大家说,就好比人生了病,洗髓功就是西药,立杆见影:而太极拳,八段锦、内家拳等,好比中药,是预防温补性的。现在我把中药或西药融会贯通,中西医相结合。《名流访谈》:你认为没有练武基础的普通人练洗髓功难度大吗?要注意哪些问题?叶伟:别的功夫看着视频也许可以练,但练洗髓功的技巧性比较强,训练方式比较特殊,所以最好要有名师亲授,这个名师一定是明白的老师指导才行,这样会事半功倍,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身体误伤。我经常说一句话,洗髓功是一把双刃剑,练好了非常棒,练不好伤身体。我倡导练功练实修而不是练枯禅。《名流访谈》:“精气神”是中国长寿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练洗髓功最关键的是练什么?有什么具体功效?叶伟: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筋长一寸,延寿十年。洗髓功主要练吐纳、垂吊、拍打,从中医的领域去分析,吐纳,是调理我们的脏腑功能最好的办法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练吐纳,是通过一呼一吸,上下挤压按摩我们的五脏六腑。可以极其有效的把我们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横膈肌的神经气血通畅,打通髓脉周天。《黄帝内经》里面讲到肝肾同源,肝肾好,则脾胃心脏都好。男性练洗髓功,肾气会特别的旺盛;女性练洗髓功,气血充盈。男人养生养的是精,女人养生养的是血。关于申报非遗《名流访谈》:你获得两项世界纪录,可以说是轰动世界,让你一夜成名。你是怎么看自己功成名就的?叶伟:谈不上功成名就。我是年创造的的洗髓功两项世界纪录的,当时我也没有太多的去考虑自己的功成名就之事,只是想通过这个活动,对自己几十年练功有一个总结,纯粹是一种个人的爱好。但后来全世界反响那么大,国内外好多媒体报道转发了,国内外的很多朋友都给我发信息表示祝贺,夸我为国争光!《名流访谈》:刚才你说已经把“洗髓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出于哪方面的考量?叶伟:年,我用“洗髓功”拿到了两项世界纪录后,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我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把中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当时,我在家乡淄博申报了非遗,但申报一波三折。很多人对这个洗髓功不是很了解,。后来通过不断努力和沟通,最关键是有两项世界纪录来证明,得到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现在我们当地非遗已经批下来了,希望能把洗髓功申报成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把洗髓功非遗保护好,传承好,让更多的人了解、锻炼和受益,这才是我最想要做的事情。关于传播传承《名流访谈》:传播就是最好的传承。那么,你认为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怎样把它很好的传承下去?叶伟:您说的对传承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播、发扬。有一次我出差,在高铁站看到一个老外和一个中国人一起在打太极,在音乐的衬托下,很融合很享受,陶醉其中。我当时录了视频,有感而发。所以说,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呵护好,保护好,传承好。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好的文化一定是属于全世界共享的,中国的文化也特别需要世界人民的认可,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名流访谈》:你为什么要集一己之力力推洗髓功呢?叶伟: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为什么要力推洗髓功呢?因为洗髓功是名副其实的养生之功。它有着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烙印和纯粹的中国元素,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国人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作为一个习武之人,必须把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不能断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用我们自己的微薄之力,把它传承的更好,推广的更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洗髓功,受益于洗随功,达到全民强身健体的效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而屹立不倒。我认为,洗髓功必须回归太极,必须回归道,到最后必须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名流访谈》: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拳是中国传统拳种之一,少林寺在世界各国都开设武馆甚至建造寺庙,可见少林武功传播非常之广。洗髓功有没有考虑走向世界?叶伟:少林武术作为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还有太极拳、咏春拳等,都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洗髓功尽管历史悠久,但在海外传播锻炼的人少之又少,还处于藏在深闺无人识阶段。因此,很有必要加快海外传播力度,跟随一带一路的前进脚步,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关于武校改革《名流访谈》:你曾经担任过当地一所武术学校的校长,英雄应该有用武之地了。新官上任烧了哪三把火?叶伟:是我运气好。刚做校长那几年正好是高考改革,武术专业可以上大学。之前我们的学校是“以武为主”,高考改革后我们抓住了机会,学校实施武术专业和武术高考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提出了以“以文为主,文武兼修”。文武重心一变,效果非常好,一大部分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武术专业考大学,出路一解决,一下子解决了我们的生源问题,几年时间在校生达到一千多人的规模。全国多所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等高等院校校,都有我们学校输送的武术专业体育类人才。《名流访谈》:据说你是山东最年轻的校长,好好的校长又为什么不干了?离开学校后又去哪里发展?叶伟:我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热爱武术,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5个5年规划。当时离开武术学校后,我就创办了自己的太极禅源,在创办太极禅源之前有近五年的放空期,利用这段时间开始大量阅读有关中华文化方面的书,包括中医、佛家、道家、儒家、禅宗等方面的书,最喜欢看的是《黄帝内经》等,我们山东是孟子、孔子的故乡,他们的圣贤思想对我影响很大。五年中,我访遍名山大川,拜访无数高僧大德……这五年,对我一生影响非常大,我太极拳、太极推手分别拿了三个国际类比赛的拳术冠军,推手拿了三个国际类比赛的冠军,洗髓功拿了两项世界纪录。关于自身修养《名流访谈》:我从你的采访谈吐中,不难发现你不仅仅会功夫那么简单,而是理论功底扎实,是一个学识渊博,有思想,有内涵的人,你平时喜欢看哪些方面的书?叶伟:你说的太对了,我从小喜欢读书。我早期主要看的书籍有:史记、资治通鉴、中华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人物传记的有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物的部分著作及王阳明、胡雪岩、岳飞等人物书籍。一战时期的《拿破仑传》二战时期的《丘吉尔自传》、《斯大林自传》、《希特勒传》、《毛泽东传》、《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林彪等人物传记。中国、印度的佛教史,道藏、道家练功的书籍,近几年主要看:黄帝内经、易经、中医及传统文化的一些书籍!在少林寺习武期间主要是以少林拳理论体系为主。《名流访谈》:你平时生活上有哪些习惯和爱好?叶伟:辞去校长工作之后,我的生活习惯很简单,不喝酒,不抽烟,很少应酬,除了练功还是练功。早上五点多起床,早起早睡。在饮食方面,老祖宗说,五谷杂粮最养人。好多年以来都是以素食为主,我的素食是以锅边素为主,红肉很少吃,平时吃一些鱼肉、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动物、植物蛋白。练武之人膳食营养要均衡。一方面运动会消耗体力,另一方面久思久虑消耗体力更大。关于强身健体《名流访谈》:这次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容易被传染,你认为练洗髓功是否能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叶伟:那是肯定的!我一直认为,练洗髓功是提高人体免疫力见效最快的功法。当然,练中国的太极拳、咏春拳、少林拳、八段锦、易筋经、站桩、打座等功夫,都能很好的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让全世界对健康的意识大大增强了,把健康提到了一个民族的高度和世界的高度。《名流访谈》:你对现在的年轻人,在强身健体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设想?叶伟:现在的年轻人亚健康严重,年纪轻轻,男生肾气不足,女生妇科病众多,平时都喜欢去健身房锻炼。但我的理解是,健身房是塑造体型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欧洲和西方的,西方人的基因和我们东方人不一样,东方人一定要用东方智慧和东方功夫及养生方法,去完善我们身、心、性的健康。我认为,练洗髓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是一个刚需。练洗髓功与不炼洗髓功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三、五个月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很明显的差别。如果我的影响力足够的大,我会倡导全国人民练洗髓功的吐纳,以增强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我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每天练功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省去多少医药费和麻烦啊。关于武术精神《名流访谈》:你在教学上,传授给弟子学员的不仅仅是中国功夫,而是更多的教他们武术的精神和做人的道理。叶伟:是的,我始终教导弟子学员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在武术界有这么一句话:做人先识礼、习武先习德,功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国粹。我们要把这一传统美德传承好、推广好、发扬好,正本清源、恩泽大众!《名流访谈》:刚才你提到你平时还练书法,尤其是专攻小楷,我在想,学武之人跟练书法有必然联系吗?叶伟:其实武术跟书法、绘画也是同源的。有两种说法:一是“武之极为文。”说的是武术练习到高层次,就要研究文化。二是“文之极为武。”说的是学习文化到了一定的层次,要在武术中寻找灵感。所以,古代圣贤都讲究习文练武,文武双修。一文一武,就是一阴一阳。文武双修,才能平衡发展。关于太极散打《名流访谈》:这次浑元太极创始人马保国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想不到一个武功高强的太极高手会在几秒钟内被一位籍籍无名的业余爱好者K0了,引起社会與论的哗然,让人仿佛觉得太极拳是花腿绣拳不堪一击。你是怎么看待这一事件的?叶伟:对于这一事件,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从视频来看,他的动作、功夫是一个很一般的太极拳爱好者。这个比赛也是非常的不规范,存在着炒作嫌疑,可以说不是比赛,是私下约架。它的危险系数是比较高,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大的。太极与散打,一个是以表演展示对抗性较弱的训练方法;一个是以击打对抗以实战为主的训练方法。把这两者放到一起去对抗,显而易见,太极拳就不占上风了。但是人们通过看武侠小说电影等,觉得太极拳非常的厉害,所以大家对太极武术寄予厚望,给予很多民族情怀。《名流访谈》:你作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陈式太极拳传承人,你对这场比赛的分析应该更有话语权。叶伟:我谈不上话语权,前辈很多。但我对太极和散打都有很深厚的情感,也有所了解。其实,太极拳在古代属于冷兵器范畴,属于看家护院、保家卫国的功夫。进入现代社会,太极拳的社会属性发生了变化。练太极拳的目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至于太极拳的比赛方式,一种是以套路展示为主,二就是推手,脱离了击打、对抗的训练方式、比赛方式。所以在比赛中,劣势就表露出来了。然而,散打搏击就不一样了,是运动员系统性的科学训练,拳、腿、摔、地上动作都在训练,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就是经常进行实战对抗训练。太极推手是两个人相互切磋交流的训练方式,失去了真正的对抗能力。真正两人搏斗对抗当中,缺乏现代搏击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水平。《名流访谈》:你在洗髓功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你三十多年来所学的少林拳、太极拳有着密切的关系。你师出名门,受过名师高人秘传。你是否简单介绍一下传承的脉系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叶伟:好的,洗髓功在古中医、道家、禅宗都有史料记载,可追溯的传承人物有清代人周述官、道士刘妙元,年刘妙元道长的弟子乔长虹去了台湾,90年代,乔的弟子把洗髓功又传会了大陆,一个偶然的机缘在混元太极的同门师兄范学天先生的指导下练得洗髓功。太极拳我拜在混元太极创始人冯公志强的长女冯秀芳门内,尤其是冯公他老人家德艺双馨,德高望重。他的思想对我一生影响巨大,他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很想拍一部《一代宗师冯志强》电影,把冯老先生的生平事迹搬上银幕,把他的民族情怀,混元精神很好的传播传承下去,造福全人类!《名流访谈》:谢谢叶先生接受我们《名流访谈》的独家专访,祝贺你的梦想早日实现!叶伟:非常荣幸接受沈主任的《名流访谈》专访,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ly/5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