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阅读强素质奋斗建新功r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阅读强素质、奋斗建新功”书香征文分享

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公司党委号召,展示公司女员工在防控抗击疫情中英勇奋斗的光辉形象,彰显关键时刻勇于担当、敢于前行的巾帼先锋本色,公司开展了“阅读强素质,奋斗建新功”书香征文活动。现将红河铁塔优秀征文进行分享,第一期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于读书和品诗间慢煮生活、领略山河的两位小仙女的作品,欢迎小伙伴们阅读欣赏!!

01

慢煮小确幸

——在汪曾祺先生安利的美食里体会慢煮生活

作者:孟炫妤

汪曾祺先生,一名“不走寻常路”的作家、美食界扛把子,阅读汪曾祺的散文,常常给我一种“这正是我男神”的感受。家常酒菜、一草一木,在人间烟火里寻找乐趣。在环境的喧嚣和紧张之外,享受宁静、闲适、恬淡的“慢煮生活”。

喜欢汪曾祺先生,是从《端午的鸭蛋》开始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一句:“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是什么神仙吃法,一扎筷子,红油就冒出来,这画面感,大家自己体会。作为一名吃货,彻彻底底地被安利了这颗汪曾祺笔下的高邮鸭蛋。后来每每见到咸鸭蛋总想一试,用筷子扎下去有没有吱的冒油成为了我检验一颗咸鸭蛋是否足够优秀的标准。先生笔下的鸭蛋实在太有趣,小孩子挑样子秀气颜色好看的,挂在身上,玩着玩着想吃了,就小心翼翼地掏成个空壳,晚上捉了萤火虫放里面一闪一闪,这是他的故乡记忆,正如后来他说,小时候吃的东西总是最好吃的。亦如我们每个人的乡愁记忆。

后来拜读《做饭》,甚是亲切,满满的人间烟火味,肚子饿的时候读书体验更佳,大家试着脑补一下扦瓜皮、羊肉、牛肝菌……先生说:“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别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说吃,就是岂有此理。”颇有感触,如果一件事我们尝试过、不喜欢,没关系,但也不要反对别人去尝试。别将“我认为”作为标尺去衡量,世间万物,大家经历不同、认知不同、想法不同,这世界有那么多的不同,生命依然朝前走,学会正确对待差异,学会接受所有与期待相左的不美好,生活会变得温柔起来。

疫情期间没了蹦迪生活,拜读了《慢煮生活》,这本书是汪曾祺逝世20周年精装纪念散文集,里面很多文章在之前的书里是读过的,但并不影响再品味的趣味。在疫情大考里,念到“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样的文字,顿时慌张的生活都显得舒服熨贴,做好自己、帮助他人,共同期待阴霾过去。虽然《慢煮生活》整本书记录的都是些生活琐事,但生活不就该这样过吗?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每天最大的难题无非就是“下一顿饭吃什么”,生活本是零零碎碎,正如汪曾祺先生写的“一个菜得试烧几回,才能掌握咸淡火候,生活的滋味亦是如此。万事用心,把热腾腾的细碎一一沉淀,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世间的妙趣与美好。”

汪曾祺先生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先生曾写他的父亲“总是活得很有兴致”,这句话用在他自己身上却再贴切不过。总是对生活保有兴致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啊,人性本酸,但我们可以把生活里的小确幸拿出来慢慢煮,让自己活成甜蜜蜜的糖。

02

撇捺与山海

——我们为什么读诗

作者:张倩

文字的力与美在于,它可以安静,平稳地躺在书页上,不争不抢就把阅读者带去那些它用横竖撇捺构建的世界里,看山海,探寻远方,观气势磅礴,体味人间冷暖。虽足未出户半步,但心已云游四方。这种美好的体验又以读诗词尤甚,区区几十个字中,就藏进了春秋冬夏,喜怒哀乐,天高海阔,人间百态。若是再结合着诗人的自身境遇去体悟一番,就好像把自己带入了一部微电影,看过客匆匆而逝,等人生海海袭来。

清代词学大师上疆村民,为指导子侄之辈掌握宋词精髓,耗费了10多年心血,与友人、学生反复探论、数次增删修订,从浩如烟海的宋词中,精选了首经典词作,编成风行海内外的《宋词三百首》,问世后一直流传至今。

书中列了81位大师,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秦观、李清照,这些都是从儿时就耳熟能详的名字,但纵观全书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们,我仍独爱苏轼和辛弃疾,两位分居于北宋、南宋的豪放派诗人代表。

读苏轼.穿云端

读苏轼的词,应该选择一个阳光正好的下午,慵懒地窝在靠窗的摇椅里,然后在手边的茶几上置上一杯清茶,让茶杯中舒展开的茶叶浮沉于清澈的茶汤之中,散发出微甜的香气。轻轻品茗,用最放松,最自如的姿态阅读,感受诗词中扑面而来的风雅快意和洒脱豁达。搓捻书页,墨香沁鼻,他的诗词好像变成了一把蒲扇,轻轻地摇动着阅读者的感官,让我们随他一起,敢上天追星逐月,能下地翻江踏浪。

他寄情的风雅中,有着《水调歌头》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那一份皓月当空、孤高旷远,但人间值得的大雅。亦有着《望江南.超然台作》中“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那一溜眼观当下,畅饮开怀,浅乐足矣的小趣。

他属意的豁达里,有着《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宛如少年的狂傲不羁与双鬓虽已蒙霜,但心力仍然坚定的开阔胸襟。也有着《定风波》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蓦然回首淡然看向来时路,往前踏去无论风雨骄阳的从容。

读辛弃疾.腾热浪

相反,读辛弃疾的词,最好选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挺直身板,端坐于书案前,再倒上一杯烈酒,杯中酒在光线中映出酒晕,散发出阵阵的酒香。浅酌一口,任酒热从口到胸肆意流淌,激起口舌上的热烈。这时再翻开书页,逐字逐行,铿锵吟诵,感受他诗词里传出的浓烈炙热。他的诗词好像是一把钢刀,切割开小我的悠悠自得,显出大我的家国情怀,切割开沉沦于世的自怜自艾,映出迎风而战的血气方刚。走进他的诗词,仿佛立刻就将自己置身于高山之上,沧海之中,俯仰之间,皆为凌冽。那种凌冽充满了悲怆、刚烈、不屈与坚韧,却独独没有半分的退缩和避让。我想,如此刚直不阿的人生,必定会过得很辛苦,因为选择与旁人不同,一路上便只能孤身前往。但正是因为不选择随波逐流,所以才能人立于世,而不是人浮于事。他用这些字字铿锵的诗句,在历史的长河,塑起了自己不朽的、刚毅的形象。

他的刚烈与不屈,写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溢满对自己早年沙场生涯中,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气概的追忆与不舍。也写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抒发着对自己当下虽年岁已高,但遇国家遭逢危难,仍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然戍边卫国的澎湃心潮和万千感慨。

他的不甘与不屈,沉淀在了《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中,“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透露出流年已逝,光阴无返,而自己心中报复仍未能实现的深深感怀。躲进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里,“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精巧地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如何转变成如今满腹愁苦无处倾诉的抑郁,从假忧到真忧,从装愁到真愁的无奈之境。

读诗词.观山海

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每踏出一步脚印便不能轻易撤回。正因为如此,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自己的世界中前行。哪怕有时心中所想天马星空,想要意气用事地奔向远方,但终究因为精力有限,时间不允,最终只能停留在自己的单向道上。而每每回想时,总觉得有缺失、有遗憾。正是这个遗憾,更加激发起我们去探寻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如果不能到达旁的跑道,我们也愿意去远方看一看。于是,我们选择阅读,用阅读敲开那一个个或者光怪陆离或者异彩纷呈的新世界,用阅读代替我们奔跑着去追逐那一轮遥遥挂在天上的无边月,去探寻那一圈幽幽透进深海的明月光。

一首诗词便是一个微观的世界,这个世界里诗人孜孜不倦又别致精巧地用横竖撇捺所造的方块字,为我们搭建起了不同的景、事、物、时,铺陈起了欢喜、伤悲、快意、情长。读诗便是躬身钻进他们的世界中去,暂时放下拘束自己的立场与身份,自由地去与诗人同悲喜、共忧欢。

对我而言,每每阅读苏、辛两位文学大家的诗词,总能收获新的体悟。无论是苏轼与生俱来的才情潇洒和他在官场上起起伏伏的得意失意,还是辛弃疾从不掩藏的家国情怀与从戎报国的无限感慨,都深深地刻画进了他们笔下的每一行诗词中。而这些诗词仿佛生出一片片小小的羽毛,轻轻地扫去我们心中被世事繁杂蒙上的尘埃,为我们勾勒出他们眼中的红尘滚滚,万般无常,带我们去看他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寥廓旷野。

每个人有每个人喜欢的诗词和阅读方式,亦会收获到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或觉得似懂非懂,未能全然知晓诗人真意;又或觉得酣畅淋漓,完全沉浸在诗人描绘的画卷当中。但无论哪种阅读体验,都有益,都无妨。读罢一首好诗,任谁都不敢轻易妄言尽数懂得他们的境界。但至少,在那个不同于我们的世界中,我们曾经来过,也停留过,看过,也探寻过,如此甚好,足矣。

喜欢你就赞赞我!

文稿来源:孟炫妤、张倩

美编:杜浦雪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ly/5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