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曜山之夏,森林染翠风车伴美

七曜山上

总是有一股别样的神秘

让你为之向往

那么它的夏天在你眼中

是怎样的呢?

石柱七曜山

重庆市石柱县七曜山地质公园,地处中国重庆东南部,绵延千里,因山系中有七座高耸的山峰,似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而得名。

褪去朦胧,在夏日的七曜山山脉中,这样的“竖井”式河谷更加显而易见,就像四周皆被刀削斧切一样。

还有在其它山区难以看见的景观——“天生石桥”。

它仿若精雕细琢而成的作品一般矗立在山谷中。

山顶矗立的一座座风车好似唐吉坷德中描述的“白色巨人”,大多数人来这里就为了一睹这景观。

这些风机,日夜缓慢、优雅地转动着,昼夜不息地为村民带来生生不息的电能。

暖暖的夏日里,碰上晴朗而且有风的日子,躺在草地上乘着凉风,观看变化无穷的天空,只见云朵像变魔术般转换着各种造型,既有趣又充满诗意。

从半空中俯瞰,夏日里枝繁叶茂的山区植被就如同给大地披上了毛毯一般。

上帝眼中的七曜山

是不是惊艳到你了?

是不是让你不由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如果它会说话

估计会说

好了,现在

我们来看看在其他人眼中

它又是怎样的

1

外国人眼中

中国的侏罗山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最典型的地质遗迹当属“侏罗山式褶皱”。所谓“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由互相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排列而成。侏罗山式褶皱的代表性构造是隔档式与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又称梳状褶皱,由一系列平等褶皱组成,其特征是背斜紧闭,发育完整,而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平缓开阔。隔槽式褶皱与前者相反,特征是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两个向斜之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呈箱状。而重庆七曜山地质公园正好处在隔挡式褶皱向隔槽式褶皱转换的过渡部位。

侏罗山式褶皱的命名起源于欧洲的侏罗山区,这里的地质特点以背斜紧闭向斜开阔和向斜紧闭背斜开阔为特征。这类褶皱在形态上与褶皱造山带的强烈紧闭褶皱和地台盖层的极其平缓开阔的褶皱明显不同。所以本世纪初的阿尔卑斯构造研究者就注意到这类构造,布克斯多夫(Buxtorf)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侏罗山式褶皱,认为这类褶皱是盖层在海西基底上剪切滑动的结果。

2

中国人眼中

以自然景观命名的县里的奇妙景观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简称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山峡库区腹心,是集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于一体的特殊县份。幅员面积平方公里。

从唐武德二年(公元年)开始建县,县城南宾镇东部万寿山(石柱山)上有一对巨石酷似少男少女、分别称“男女石柱”。故取石潼关、砫蒲关二名首字而得名。是中国以独特自然景观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域之一。

3

重庆人眼中

避暑休闲的处女地

重庆和南京、武汉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火炉”,盛夏到来、烈日炎炎,寻找一处原生态的避暑圣地就成为这三大城市居民的向往。而七曜山地质公园的原生态特点、卢家坝子的天池洼地以及黄连产地和莼菜基地的优势,正是打造避暑休闲胜地的理想愿景。因此,石柱七曜山被称为重庆人眼中的避暑休闲的处女地。

4

石柱人眼中

地质公园

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东起金铃乡银杏村,西至龙池坝水库,向北延伸至沙子镇,南至黄鹤镇。规划总面积为.05k㎡。分为三个景区和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三个景区分别为七曜山景区、金铃景区、马盘溪景区,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是大小锅圈地质遗迹保护区。

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要求,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类型有: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等5大类、8类、9亚类共个地质遗迹景观点。经评价,园区世界级地质遗迹1处,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4处,县(区)级地质遗迹65处。

最为典型的地质遗迹有:七曜山(侏罗山式褶皱)、大小锅圈地下水系统、卢家坝子天池洼地(断头谷)、獐子岩崖壁溶洞、冷洞、油罐沟壶穴谷、九龙峡公母泉、马盘溪峰林地貌以及天生桥、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等。

油罐沟

一线岩

马盘溪

九龙峡天生桥

5

地质视野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七曜山地质公园位于云贵高原的北缘。其主要类型包括:地表地貌和地下岩溶两部分。

地表地貌包括: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石林、地表钙华堆积体。

洗新天生桥

地下岩溶包括:溶洞、石锅和边槽等溶蚀地貌和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石葡萄、石珊瑚等堆积地貌。

无论是地表溶蚀地貌还是地下溶蚀地貌,在公园都有系统的表现。

冷洞(广寒宫)

冷洞(广寒宫)——金扁蛋(月饼)

6

生态视野

原生态天然养生地

园区有国家和市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5种(含兰科植物22种),包括Ⅰ级6种,Ⅱ级49种;Ⅲ级市级重点保护植物有9种。其中价值较高的珍稀树木有银杏树、红豆杉、银杏、黄杉、香樟、杜仲等,药用植物有黄连、山茱萸、十大功劳、三木药材、石斛、五倍子等,其中以黄莲最为著名,是“中国黄连之乡”,此外、还有品种繁多的兰花,极具观赏价值。园内有大黄基地,黄连基地,农业生态基地。

大黄

黄连

7

文化视野

巴人集聚地

园内有土家山寨—银杏村,银杏村是一个传统的民族村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吊脚楼传统技艺的核心保护区,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民风纯朴,建筑古朴,以土家族为主。他们的婚丧嫁取、节日庆典,仍传承着原生态的土家民俗。该村为年确定的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誉为重庆的香格里拉。

银杏村

民间传统习俗有: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其中土家族啰儿调《太阳出来喜洋洋》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怀;饮咂酒吸出了"五龙棒出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的气势。

土家砸酒

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

传统工艺:园区民间传统工艺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其中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织出了"五谷丰登"、"福绿寿喜"……,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西兰卡普

8

吃货眼中

的七曜山

莼菜,古时为贡品,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晋书》记载“莼菜鲈脍、王爵慕之”。目前,在世界上除我国石柱黄水、杭州西湖、利川佛宝山三大莼菜基地外,只有日本尚有少量栽培。

“倒流水”豆腐干,“制作传统,精于泉水,工艺讲究”。

水晶粉丝全系采用高山土豆为原料,以土家人原始的纯手工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色味俱佳,口感舒适的特点,是家庭饮食、款待嘉宾、馈赠亲友的上乘佳品。

都巴粉,又名蕨根粉,是用珍稀植物———野生蕨的根制作的淀粉。被人们誉为“黑色食品”,古人以“堆盘吹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的诗句赞美。它不仅粘糯爽口,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润肺止咳、防癌、降血压之食疗功效。

土家野生菌宴,石柱土家人向来有吃野生菌的传统,对各种菌类的辨认更有其独到的经验和技巧,吃法多样,可烧、可烤、可煎、可炒、可煮、可炖,近年又推出了独特的野生菌宴。野生菌宴和连茶、莼菜羹一样,是土家特色新饮食文化的代表。它由牛肝菌、大脚菌、千夫头、九月香、鸡脚菌,黄丝菌等20余种天然菌组成,配以土家特色佐料,以“火锅”形式品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养颜美容等多种功效,被誉为“卫生食品”、“保健食品”。

石柱土家咂酒,源于隋末唐初,历史悠久,是土家族人庆祝喜庆节日、欢迎贵宾的"喜庆酒"。以糯米或高梁、玉米、小麦为原料发酵酿成,贮藏于瓦坛子,浓度低、味甘甜,用竹、麦、芦管吸吮,酒液洁莹透明,可加开水复咂,直到无酒味而止。

谭氏竹筒酒是谭氏家族传统工艺,采用独特的“窖外窖”复式发酵工艺。用民间秘方,以泸州纯红高梁优质窖酒作基酒注入深山原生态嫩竹竹腔中,让酒在竹腔内释放有害甲醇,而吸收日月之精华,使酒充分渗入到竹的整个生理循环过程中。酒竹之间竹茹相融,“原酒、种酒、长酒、陈酒”四个流程贯穿于一体,经第二次自然发酵后,酿成成熟的竹筒酒。

9

大家期盼的七曜山

诗与远方

男女石柱渝天开,巾帼风采在玉带,

龙河记忆土家史,莼菜彰显原生态。

地质公园七曜山,峰谷坑洼洞河泉,

自古造化钟神秀,地质奇观来妆点。

七曜金铃马盘溪,三大景区各秋千,

大小锅圈建模型,岩溶科普成大观。

卢家坝子断头谷,柔情峡谷断肠处,

天池湿地地下河,康养家园思红豆。

壶穴谷畔广寒宫,嫦娥后羿相见欢,

漫步天宫和天桥,留下月饼做纪念。

九龙峡内公母泉,牛郎织女把家安,

银河峡口搭鹊桥,有情儿女把誓宣。

马盘溪边峰林俏,馒头山间漏斗险,

獐子岩边觅化石,诺亚方舟度劫难。

人靠衣裳马靠鞍,大氧吧里赏奇观,

土家古寨来做客,民俗风情尽体验。

承德棒槌皇帝睐,丹霞阳元独擎天,

关山石柱枕沧海,相思石柱万寿山。

华夏石柱千千万,象形喻情赋内涵,

相思描绘新格局,全域发展是关键。

石柱的夏天

总是用着

它能想象的方式影响你

让你的心

跟着它走

特别鸣谢摄影师吴新民、廖禾

部分图片来源于石柱县旅游局

石柱旅游信息

微博:

石柱旅游

旅游-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ly/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