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妇科病,要学会用这几种中成药一

妇科千金片

非处方药。

党参。

千斤拔、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党参。

片剂:每次6片(每片重0.32g),日3次。温开水送服。

胶囊剂:每次2粒(每粒重0.4g),日3次,温开水送服。

均连续服14天为1个疗效。

成年妇女,也可用于成年男性。

形貌:面黯少华,精神不振。

症状:①妇人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如脓,或赤白相杂,臭秽;

②阴道瘙痒;

③小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酸痛;

④神疲倦怠,口苦咽干,食欲差;

⑤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尽,或痛经;

⑥病情反复发作;

⑦小便色黄。

舌象:舌偏红或黯红,苔根黄厚腻。

脉象:细滑数。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月经不调、痛经。

男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

①小腹痛明显,月经血块多,大便干结,舌紫黯,尺脉弦,可配桂枝茯苓丸同用。

②带下伴见经前乳胀痛,胸闷胁痛,肩紧,大便或干或溏,可配逍遥丸同用。

①白带量多,色清稀,面色苍白,形体肥胖,舌淡胖,苔白腻者不宜用。

②中老年妇女带下赤白相间、臭味重,应先做妇科检查,排除其他问题后再服药。

③哺乳期妇女、孕妇慎用。

1.慢性盆腔炎(杨伟君报道)

观察方法:3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服用具有清热除湿,补益气血作用的妇科千金片,每日3次,每次6片,口服,并设30例吞服金鸡片作对照组,以2周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3.33%,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成药》年第11期)

2.慢性宫颈炎(郑怡真等报道)

观察方法:选择年9月以来,在我科进行多功能光谱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3例,在外院爱宝疗患者1例。患者年龄27~42岁,已婚已育,其中宫颈重度糜烂2例,中度糜烂5例,轻度糜烂6例。治疗方法:对上述病例采用多功能光谱治疗后,常规给予口服妇科千金片,每日3次,每次6片,4盒为1疗程,于治疗后第2个月月经干净后复诊,在服本药期间,未加服其他药物。

结果:治疗后第2个月复查:患者诉阴道排液约2周左右,比以往未加服妇科千金片的患者排液时间有明显缩短,其中13例采用多功能光谱治疗的患者,未诉腹痛及术后不适(1例采用爱宝疗的患者除外)。盆检:阴道分泌物不多,宫颈糜烂表面消失者9例,且表面光滑;5例宫颈重度糜烂的患者表现为宫颈糜烂面基本消失,但表面欠光滑或仍有轻度糜烂,阴道有少量淡黄色分泌物(《福建中医药》年第4期)

附:

现代经验方。

此方由两类药组成,一类为清热类,即金樱根、千斤拔、功劳木、穿心莲、两面针,其中金樱根能清热化湿止带,千斤拔、穿心莲清热利湿解毒,功劳木清热凉血,单面针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一类为补益药,即补气健脾的党参,养血活血止痛的当归、鸡血藤。全方既能清利下焦湿热瘀毒,又能扶正托邪,比较适合久治不愈的慢性炎症。

坤宝丸

非处方药。

酒炙女贞子、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炙何首乌、龟甲、地骨皮、南沙参、麦冬、炒酸枣仁、地黄、白芍、赤芍、当归、鸡血藤、珍珠母、石斛、菊花、墨旱莲、桑叶、白薇、知母、黄芩。

水蜜丸:每次50粒(每粒重10g),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中老年女性。

形貌:形体偏瘦,面黯少华或潮红。

症状:

①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

②阵发性潮热汗出,心烦易怒,入睡难或早醒;

③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视物模糊,目红多眵,健忘;

④咽干,口渴欲饮;

⑤腰膝酸软,关节疼痛;

⑥小便偏黄,大便偏干;

舌象:舌红,少苔。

脉象:细而数

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征。

①更年期潮热,早醒,胸闷,乳胀者,可与加味逍遥丸同用。

②更年期腰酸,不能久站,下肢浮肿明显者,可与六味地黄丸同用。

①恶寒怕冷,关节疼痛,大便稀溏,面浮肢肿者不宜服用。

②汗多怕风,气短乏力者不宜用。

③月经量多色鲜,小便黄赤,白带色黄,阴痒,脉弦有力者不宜服。

④服药期间感冒者当暂时停用。

附:

本方为明代吴旻所辑《扶寿精方》中女贞丹(又名:二至丸)基础上加味而成。二至丸原方组成用法:“冬青子去梗叶,酒浸一昼夜,粗布袋擦去皮,晒干为末。待旱莲草出时,采数担捣汁熬浓,与前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夜酒送下一百丸。”功效:“乌发,健腰膝,强阴不足。”

此方主要治疗中老年女性肝肾阴亏、虚火亢盛所致的病证。方中女贞子味甘性平,色青黑,隆冬不凋,聚少阴之精,益肝补肾;旱莲草味甘性寒,汁黑入肾补精,益下而荣上,强阴黑发。所加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何首乌、龟甲均能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地黄、白芍、赤芍、当归为养血活血名方四物汤的组合,配鸡血藤可缓解阴血虚所致的肌肉关节痛;南沙参、麦冬、石斛益气养阴,清肺胃之热;地骨皮、白薇、知母清透虚热;菊花、桑叶、黄芩清肝泻火;酸枣仁养阴安神、珍珠母镇心安神。全方作用:滋补肝肾,养血通络,宁心安神。

坤泰胶囊

处方药。

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

胶囊剂:每次4粒(每粒重0.5g),日3次,温开水送服。

成年人,以女性居多。

形貌:体形偏瘦,面色偏红,唇红。

症状:

①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心悸怔忡;

②潮热面红,自汗或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口渴;

③腰膝酸软,下肢浮肿,或小腹疼痛;

④月经先期,或闭经,或月经淋漓不止;

⑤皮肤干燥,或起皮疹,红痒;

⑥小便黄,大便干结。

舌象:舌红有齿印,苔薄黄,或少苔。

脉象:细滑数。

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卵巢功能衰退、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不调、幼稚型子宫、高催乳素血症。

内科疾病:失眠症、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①更年期潮热出汗,汗出怕冷怕风,舌淡黯,苔薄白,脉浮缓者不宜用。

②心烦失眠,多梦,形体肥胖,胸闷胃胀,嗳气频作,舌胖大,苔白厚者不宜用。

③以上见症,若见舌红赤,舌体极瘦极薄者不宜用。

④平素大便稀溏,不可冷食者慎用。

1.绝经综合征(陈春娟报道)

观察方法:将绝经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坤泰胶囊,对照组28例给予替勃龙,治疗3个月,用药前后进行改良Kupperman(K)评分,评估药物疗效。

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K评分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部分绝经综合征症状比较,除阴道干涩坤泰组差于对照组外,其他无明显差异(P>0.05)。(《中医临床研究》年第7期)

2.月经先期(马春芬等报道)

观察方法:63例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患者给予坤泰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结果:63例患者总有效率为%;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至正常周期(P<0.05)。(《上海中医药杂志》年第8期)

附:

本方实为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的变方。原书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即在此方的基础上去鸡子黄,加了熟地黄、茯苓。

本方由3味滋阴养血药、2味清热泻火药、1味健脾利水药组成,为一首滋阴泻火方。方中熟地大补肝肾阴血;白芍养阴柔肝,且能缓急止痛;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除滋养阴血外,尚有很好的止血作用;黄连清泻心火,安神除烦;黄芩清肝胆之火,且能凉血止血;茯苓健脾利水,针对肾虚水停问题,同时能安神助眠,平心悸。

复方益母草膏

非处方药。

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地黄、木香、蜂蜜。

膏剂:每次10~20g(每瓶装g),日1~2次,开水冲化,待温服。

成年女性。

形貌:面色黯,皮肤干。

症状:

①妇人产后恶露不止,小腹疼痛;

②妇人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黯,有血块,或淋漓不净;

③经前或经期第1天小腹疼痛;

④大便偏干或干结。

舌象:舌紫黯或有瘀点。

脉象:沉细或细弦。

妇科疾病: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①产后恶露不止,伴心悸,失眠,气短乏力者,可配归脾丸同用。

②痛经或月经不调,伴有胸闷,肩紧,经前乳胀,大便或干或稀,可配逍遥丸同用。

①痛经、产后恶露不净,伴见大便稀溏,舌苔厚腻者不宜服。

②月经量过多,色鲜,心烦易怒,小便黄赤,舌红赤者不宜用。

③孕妇禁用。

原发性痛经(梁文郁等报道)

观察方法:例患者均服用复方益母草膏治疗,每次10g,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痛经持续时间的改善,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痛经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摘自《北京中医》年第8期)

附:

本方出自《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组成用法:益母草(鲜,干的亦可)四百八十两,川芎四十八两,白芍四十八两,当归四十八两,生地八十八两,木香十六两。上切,洗净泥土,水煎三次,分次过滤后去滓,合并滤液,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两清膏汁再兑炼蜜一两成膏。每服三至五钱,开水调下。功效:调经,祛瘀生新。主治:经期不准,血色不正,量少腹胀,产后瘀血腹痛。

方中益母草为妇科要药,量最大,为主药,有活血祛瘀,下恶露,调经止痛作用。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即古代名方“四物汤”的全部组成药味,为养血活血的基本方。木香能理气止痛,常用于胃脘与小腹疼痛症。药味虽少,但力专效宏。为产后常用中成药。

桂枝茯苓丸(胶囊)

处方药。

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丸剂:每次1丸(每丸重6g),日1~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胶囊剂:每次3粒(每粒重0.31g),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成年人,以成年女性居多。

形貌:体型偏胖,外观健壮,面色黯红。

症状:

①妇人经前或经期小腹痛,隐痛或刺痛、痛处拒按;

②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或多,或淋漓不止,或闭经;

③行经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

④下腹包块,压痛或不痛,界限清楚;

⑤产后恶露淋漓不尽,量少色黯有块;

⑥男子小腹或会阴部坠胀不适,小便不畅;

⑦头晕头胀,大便干结,解而不畅。

舌象:舌色紫黯或有瘀点。

脉象:沉涩,或尺脉弦而有力。

妇科疾病: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卵巢囊肿、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输卵管囊肿、药物流产后出血不止、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内科疾病:高血压病、梅尼埃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

男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

①痛经而伴有胸闷,肩紧,经前乳房胀痛者,可配逍遥丸同服。

②卵巢囊肿伴小腹冷痛,喜热敷,足冷腰酸者,可配艾附暖宫丸同用。

③慢性盆腔炎疼痛、包块明显者,可配少腹逐瘀颗粒同用。

④痛经而伴有痤疮,疮疹色红,心烦易怒,食欲差者,可配小柴胡颗粒同用。

①痛经、崩漏,经色鲜红或淡红量大,无血块,腹不痛者不宜用。

②子宫肌瘤,腹不痛,面色苍白,怕冷,大便稀溏,小便色清淡者不宜用。

③闭经,面色无华,乏力,失眠,舌淡嫩,脉细弱者不宜用。

④孕妇慎用。

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

相同症状:

子宫肌瘤闭经

不同症状:

桂枝茯苓丸:盆腔有积液,或肠道充血水肿

大黄?虫丸:面目黯黑,肌肤甲错,不能饮食

1.痛经(大塚敬节医案)

25岁处女,每月因月经而烦恼。妇科认为由于子宫后倾,与卵巢有粘连,需要手术治疗。腹诊,右下腹部有牵引性压痛,血色不佳,故与当归芍药散。服药2个月病情无变化,于是更方用桂枝茯苓丸。当月行经不痛,1年后结婚。(《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2.子宫肌瘤(赵明锐医案)

张某,女,45岁。半年前发现腹部有一体积渐增之肿块,并伴有腹痛、月经不调、白带多等症。近来肿块更日益增大,约有8cm×8cm×10cm大小。曾经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建议手术治疗。医院手术,但因床位太紧,故先试以中药治疗。以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制丸药一付。服用一月。服完后,又到妇科检查,肿块缩小到3cm×3cm×5cm,已无做手术之必要。又照前方继服二付丸药,肿块消失,诸症痊愈。(《经方发挥》)

3.不孕症(矢数道明医案)

战后不久年,山犁县由不孕症患者领来3人,3人皆治疗成功。这些人因为婚后4~8年间,一次未妊娠。皆体胖,外观健壮,颜色亦佳,下腹脐旁有压痛及抵抗,且有子宫内膜炎与卵巢炎等既往史。断定为瘀血,3人皆服桂枝茯苓丸,1~2月内妊娠,非常愉快幸福。(《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4.更年期综合征(矢数道明医案)

48岁妇女,去年起月经不调,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接受激素注射。主诉性急,外出颜面蓬乱,蹒跚眩晕,不能行走。天气变化时,则症状加剧。头痛,心动悸,腰痛,左下腹牵引痛,头昏眼花,头部肌肉酸痛,足部发热浮肿,苦不欲生。身体营养良好,颜面色红,脉沉而坚,腹充实,在脐旁至脐下不仅有硬结,而且有抵抗压痛,瘀血症状显著。数年前血压约/mmHg,初诊时/mmHg。用桂枝茯苓丸10日,上述症状减轻,血压降至/95mmHg,腹症好转,服用数月痊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5.白内障及中心性视网膜炎(矢数道明医案)

30岁妇女,主诉去年11月视力障碍,一般认为白内障及中心性视网膜炎。医院眼科及眼科名医,均宣告为失明不治之症。头痛,肩酸痛显著,月经期更为剧烈。反复数次人工流产,腹部脐旁有显著瘀血症状。服桂枝茯苓丸料10日,肩酸痛、头痛及头颈酸均消失。20日后视力恢复,1个月后能够打乒乓球,此后继服2个月后,可以读报,4个月后视力恢复至0.9。经治医师甚为惊奇,大家确认系中医之效果。(《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6.梅尼埃病伴高血压症(矢数道明医案)

竹某,37岁,女,在学校工作。初诊:年4月。体格肥胖,身高cm,体重60kg。有子女2人。8年前生第2胎后不久患附件炎,从此开始发胖。主诉为眩晕及耳鸣,曾被诊断为美尼尔氏征(梅尼埃病)。易上火,有白带,自发胖后血压也升高。初诊所见为脉弦,腹满有抵抗,呈瘀血证候。血压/mmHg,未服用降压药。根据腹证,投给了桂枝茯苓丸料。服药1个月后,眩晕、耳鸣减轻,血压下降到/93mmHg;2个月后降到/85mmHg;一年后降到/80mmHg;一般症状好转,食欲良好,体重未减少。此为梅尼埃病及高血压症服用桂枝茯苓丸料而顺利治愈的一例。(《汉方临床治验精粹》)

7.肠炎便血(史欣德医案)

某男,18岁。年5月15日初诊。患者自十一二岁起,大便常少量出血,今年2月开始出血量增多,便前便后肛门滴血,色鲜,便时不痛。肠镜检查提示:直肠炎症改变,距肛门6cm出充血水肿,有浅溃疡。平素食欲正常,时有腹胀,口干,刷牙出血,手足冷,汗多,喜欢辛辣饮食,不喜欢冷食,但食冷无碍,舌尖红如杨梅状,苔白腻,脉弦。查体型中等,面色偏黯,表情沉闷。追问情况发现自幼父母离异,由母亲扶养,学习与经济压力大。因要去国外学习,服汤剂不方便,嘱用:桂枝茯苓丸与加味逍遥丸,按说明书量,每日2次,空腹服。年7月12日来信告知,陆续服药近2个月,大便出血痊愈。

8.痔疮(史欣德医案)

朋友赵某,女,42岁。年5月26日电话求诊。主诉痔疮发作,肛门痛甚,有突出物,大便带血,解而不畅,坐卧不安,非常痛苦。开汤剂乙字汤,同时加服桂枝茯苓丸,按说明书量服。年5月31日来







































白癜风能医得好吗
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ly/3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