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军属立功劳一颗松柏郁葱葱
春天的某山,绿意涌动;某山的春天,多姿多彩。年5月3日傍晚,西边的太阳已日落山岗。我们在明光市某某镇某某村的白果树队寻找调查古树名木时,巧遇一个买卖树木的经济人周培志。他告诉我们一个天大的秘密。说他在某南村发现了两棵古树,一棵是松柏,在千年以上,一棵是黄连木,在年以上。
我们听了这个秘密,感到十分震憾。因为这两棵古树在明光古树名木的档案中是没有的。此刻间,我们如发现了新大陆。便迫及待地问他,“你是如何发现这两棵古树的?”周培志毫无顾忌地回答说:“我就是做树木买卖生意的,方圆十里八村的我都到过,哪个村有什么树,在什么位置我都了如指掌。”听他这么一说我们想见到这两棵古树更加心切。尽管当时天色快晚,并百般地要求他给我们带路,尽快的见到这两棵古树。当时,他问我们:“你们是做什么的?”回答说:“我们是寻找调查古树名木的,为古树名木树碑立传,唤起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给它建档立案,保护起来,不让违法分子盗偷盗卖。”他听我们这么一说,乐意地为我们一道带路。
周培志首先把我们带到某南村的某某村民组,在一进村口上,一棵松柏树隐隐约约的映入眼帘。走进一看,好家伙,有15米高,树干一人抱不过来,经测量,胸围2.2米,冠幅8米,其树枝杈少,柏叶不密。
为了弄清这棵未被发现松柏的身世,我们立即找到了住在松柏近在咫迟的88岁老人陈德平和83岁老人杨献忠,夫妇俩了解松柏树的来历。陈老介绍,我的爷爷都说不清松柏有多大岁数。听我父亲说,在我父亲的5代之前就有这棵松柏,而且还不见长高长粗,原来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在场的杨献忠也告诉我们,这棵松柏能存活到今天,多亏我的公公陈堂富和孙维上两位老军属立了功劳,是他们以命抵树才把这棵松柏救了下来,不是他们拼命保树,早在70年前就被砍了。那还是在抗战八年的时候,这里原来有两棵松柏。听公公说,在当年,农村里树少,而且也不成才,唯独这两棵松柏干粗,能派上用场。一天,不知道什么事,说抗战需要,要锯这两棵松柏支援抗战。等两位老人知道后已被锯倒一棵。正准备锯下这棵健在的松柏时,两位军属老人赶到了,站了出来,义正词严地说,我们既然敢把儿子送到前线杀敌,保家卫国,就敢来保这棵松柏,这棵松柏是上了几百岁,甚至上千岁的松柏树,这是古树,也是大闸村的镇村之宝。你们锯了一棵是要遭报应的。人要积德,树要显灵,这棵松柏不能再锯了,再锯我们就和你们拼了这条老命。
这棵松柏的胸围与自来桥白云寺村笪郢村民组的那棵松柏的胸围都是2.2米,松柏长的慢,那棵松柏有千年。那么,这棵松柏也应该在千年。
听老人家说到这里,我们为两位不在世间的军属老太爷的举动深深感动。你们为保这棵国宝立了一功,我们要为你们俩深深地鞠一个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