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空密码引领时空医学时代
第二期公益课,我们讲一套针法,同时讲一套功法,他们之间有相互的关联性与独立性。
针法叫飞针朝玉京。
玉京,在道教里面是元始天尊所居住的地方。
元始天尊在三清里面是最高的神灵,叫玉清元始天尊,第二位叫上清灵宝天尊,第三位叫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老子。
我们经常说后天返先天,实际上,人体从妈妈肚子里出生以后,就没有办法返还到先天的状态。
那我们为什说后天返先天呢,这是因为人体的精气神契入中脉,然后恢复到人体先天的一种状态。
首先我们人体来自于父母遗传信息的能量,又包含了父母两大历代祖先遗传的能量,同时还有我们自身的遗传,叫做元神,最重要的还有宇宙的先天一气。
从气化的原理来讲,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先天一气所化生,那么先天一气包含了宇宙本源的能量,散布在宇宙的空间,同时具有宇宙空间的信息和能量。
随着宇宙大爆炸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具有了时间的能量与信息,他相当于宇宙的原始的遗传的能量。
宇宙从先天化生为后天,就包含了天上的日月星辰,我们说天之三宝日月星。
地下还有三宝,叫做水火风,我们看地球的表面,往下有地下水,地下水再往下,地壳有岩浆,岩浆滚动,需要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就是我们所说的风。
地球之所以有了地火风,宇宙间的,地面上的万事万物,包括地中间的宝物,才能收藏,才能生长,所以我们说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消。
也就是说,万物从土地,大地化生,万物入土又化为土,这个就是大地的一个特性。
同样我们人也一样,有一个三宝,叫精气神。
从修炼来讲,下丹田主藏精,中丹田主藏气,上丹田主藏神。
我们通过修炼,把日月星辰的能量,和地下水火风的能量,也就是我们说的地脉的能量,和人体的精气神混为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能量。
仅仅有天人合一的能量还不够。我们需要一种气化。
在天乙门,无论是道法,内丹,包括天乙神针,以及天医六法当中,都离不开气化,以气化位枢机。
所谓的气化就是能量和物质之间的转化。
气化是靠什么呢,靠我们人体的先天三宝,也就是元气,元光,和元音。
宇宙万物一开始,是一片混沌虚无,这个混沌虚无,有一种节律,像人体的心脏一样,在不断地波动,他波动一次,产生一份能量。
从物理学来讲,声音的频率,也叫声频,音频,可以和光相互转化,我过去在物理学中做过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现在的物理学,大家可以看一下基础的一些知识,也能掌握到这方面的资料。
然后混合为气,气是一种声光电磁的一种混合能量。
在道家当中,以元始天尊代表的原音,是宇宙中最元始的频率,一种能量,以道德天尊代表了是元气,一种万物混合的一种混元的能量,灵宝天尊代表的是元光。
我们知道,在佛经也好,讲究尽极光通达,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光的能量。
只是这种光,超出了我们眼睛视力的光的可见范围,这种光,称为宇宙本始的光明。
我们常说的自性光明,或者说佛性,指的我们内心当中的一种光明。
实际上,当我们到了一定状态,身体内部的光明和宇宙的光明融为一体,这个是圆光的状态。
我们看道家太上老君的像里面,手里拿着混元一气珠,代表混元一气。
所以说,气是声光电磁的混合能量,才会化生为万物。
我们在道法绝技班中,讲了三清掌,通过掌诀,念咒,符咒,和宇宙原始的炁光音相互混合,这个就是提高我们自身气化的功能。
我们这套针法,也是强调气化,气化功能产生,气化功能强大,就可以把有形的病灶化为无形的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使宇宙和人体产生一种气化的能量。
我们换句话叫同频率共振,也就是天人合一最高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各种疾病都化为无形。
在这个状态下,天地就像一个炼丹炉,人体就像一个丹,这种气化的能量就像炼丹炉里的火。
所以天乙神针是在上医治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天地的概念,使人体的小宇宙,和天地的大宇宙相应,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天人合一。
这个原理换到针法上,通过几个穴位来实现。
这套针法在过去叫做飞神朝玉京,也叫做飞神结帝,这个神指的是本命的元神。
就是说当我们修炼到一定程度,内丹有成,体内的元神由阴神转化为阳神,可以自由地出入体内。
我们看道观里做法,一般拿一个表文,然后在神前读完它,再把它化掉。
功夫到了,元神出窍,到了天庭里面。
过去,在天乙门里面,是师父传弟子修炼的内容。
还有我们说的采雷电的能量,我们现在初级阶段,掐诀念咒,调动自己的体内的五行之气。
在打雷闪电的时候,采收雷电的能量到体内,混合为内丹。
到了出神这个境界以后,我们就可以调动自身的元神,用它来混合虚空的能量,然后再回到自身。
这套针法在过去是配合修炼来用的,所以叫做飞神朝玉京。
同时在天乙门当中,要配合先天灵穴和后天灵穴。
在临床当中,我们经过无数次的临床验证,单独扎这几个穴位,不用配合其他穴位,他也有提高人体气化的功能。
我们之前学的升阳三穴,这几针可以再配合升阳三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体的气化功能,对面部五官各种疾病有非常好的功效,同时对血压有一个双向的调整。
我们头部又可以跟五脏六腑,十二经路相互联通,这个针扎到头部以后,同时可以打通人体的经络,强化脏腑的功能,对各种疾病有很好的功效。
所以这也是这个针法的一个妙处所在。
第一针,还是我们之前讲的,头部的升阳穴,百会到神庭这条线,我们扎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身体体质比较好,阳气比较充足的,我们可以扎一针;
头部比较大,或者身体比较弱的,想大幅度地提升人体阳气的,我们就可以把这一针,通过接力的方式,第二针接到前面的针尖上,往前再扎一针,第三针可以再接到第二针针尖所到位置上,向前贴着头皮再扎一针。
这样一共是三针,这个也叫做玉京五针。
过去是把百会称为玉京山,也称玉京穴。在中医里面,百会穴又是人体的诸阳之会,提升人体阳气的穴位。
在临床当中,一些像胃下垂,脏腑下垂,子宫脱垂,包括痔疮流血的,我们都可以扎这个升阳穴,对人体提生阳气有非常大的功效。
第二针,我们选的是,左右的太阳穴,太阳穴在眉后,自己外眼角向后大约一个横指的地方,这里面一般有个凹陷,这个地方,我们是取用针法,斜刺以后,平刺,向后刺。
太阳穴在人体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穴位,从修炼上来讲,叫左为日,右为月,对应天地的日月两个运行的能量,也代表一阴一阳,可以进一步地增强人体的气化,同时对体内的气血有推动的作用。
我们知道,太阳在天上和月亮不停地在运转,没有一刻地停歇,所以我们看紫微斗数,太阳和太阴两颗星,也称为驿马星,是动转之星;
在经络里面,气为阳,血为阴,我们人体的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以气为主,受到天地当中的太阳运行所影响;
人体的络脉,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会受到太阴的磁场能量影响。
我们人体的左右太阳穴,实际上是左为太阳,右为太阴,对应天地的日月,它就可以促进体内气血的运行,同时增强体内的气化功能。
我们知道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是相辅相成,互为动力,一个是化生之源,一个是推动的力量。
但是很多人,气血虚弱,我们说的气滞血瘀,这个时候百病丛生。
所以太阳穴,通过两点而调人体的全身。
我们扎的时候,你静静放松,去体验,去体感,你甚至能感觉到体内的气血在经脉,络脉当中流动。
这个时候我们敛神内听,就是耳朵向内去听自己气血运行的声音,你甚至能听到,流动流淌的声音,甚至你有病灶的部位受到阻碍,那么气血能量调动起来,他结合气化的功能,你会感觉到这种病灶在体内化掉的能量,这种声音。
所以左右的太阳穴,结合头上的百会升阳穴,在道家里面称为称为玉京。
另外两针是在脑后的风池穴,人体受寒凉受风,往往是风池穴受寒凉受风。
风池穴又是一个除风的重要穴位,风池穴在人体是一个凹陷。
扎针的时候,左边的风池穴对准右眼的方向,右边的风池穴对准左眼的方向。
另外再说一下,天乙神针,我们在讲的时候都是用到一寸针,粗是0.25毫米,长是25毫米,所以一寸针扎风池穴来讲,是没有任何风险的。
你不要拿两寸针或者三寸针,这个针太长了,刺到大脑延髓里面去,会产生危险。
在天乙神针中强调的是一种气感,不强调针感。
通常我们扎针,把针扎到穴位里面,不用任何的手法,就会产生一种气机的能量。
我们扎的是头上的玉京穴,也就是我们说的升阳穴,然后左右的太阳穴,实际上叫左太阳右太阴,对应天地的日月,然后对应两个风池。
风池在临床上,单独用有很多种用法,第一个他可以治疗眼睛的疾病,第二个可以治疗鼻子的各种疾病,第三个他可以治疗关节,特别是膝关节的各种疾病,这个很多在传统的针灸书上,看不到他的这些功效。
从中医包括易经的相数,形象上来讲,风池穴是一个凹陷,是一个窝状。
所以才能藏风,人体的百病从风所生,可以从风池穴上去治。
我们眼睛也是一个凹陷,所以我们说以形治形,形上对应,就可以达到这个功效。
我们鼻子鼻炎,不通气,眼睛看不到东西,风池穴一针下去,几秒钟眼睛立刻就亮了,鼻子立刻就通了。
还有膝关节,我们通常称为膝眼,膝眼也是一种眼,也叫犊鼻,髌骨的下面也是两个凹陷,所以膝关节疼痛,特别是这个部位疼痛的,风池穴也是一个特效穴位。
还有很多像肩周炎,各个身体的各个关节痛,我们说的风湿病,这个时候,我们用风池,也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疗效。
因为我们关节弯,关节,他有关节一个球形,两个相互对应,关节和关节缝之间,也是风池的一个象意,她对应的一个形状,所以风池穴对各种关节痛,风湿病,有很好的效果,关键你、看怎么去配穴,如何去应用。
不用管头痛配哪个穴位,偏头痛配哪个穴位,如果从中医辨证来讲,一个头痛要分经络,要好几种。
前额是人体的胃经,后脑是太阳经,偏头痛是人体的胆经,头顶痛是肝经,大脑中间,我们说的脑浆子痛,发空的一种状态,又归到人体的肾经里面。
所以辩证是非常复杂的。
但是我们这三针以后,无论各种疼痛,无论哪个部位疼痛,不管是受热了还是受凉还是受风,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简简单单的五个穴位,达到治疗的效果。
风池穴也是治疗人体风湿的主要的穴位,他的功能是治风。
我们在临床当中,可以配合风府,府又称为府第,过去称为官府,衙门,我们病入深处以后,风府可以配合上,还有身体的风市穴,在大腿上,这几个都是去风的穴位。
所以在一些风重的穴位里面,可以配合上风府,风市作为配穴。
通常来讲,我们只是扎头顶的升阳穴,左右的太阳穴,和脑后的风池穴。
这五个穴位连起来,正好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那道家里面称为帝座,也就是帝王的宝座。
这也是元始天尊居住的一个座位,按照过去说是凡人相接的一种能量。
所以能量调动起来,像一个网状,可以上下,把全身的经络,脏腑都罩在里面,能量从上到下,贯穿身体的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
在治疗的时候,这里面有一个扎针的手法,有一个技巧,我们治疗头部疾病的时候,不需要太强的刺激。
如果病在脏腑,或在四肢躯干上,在针扎完穴位后,可以做一个捻转进针。
这个时候,五个针在头部的五个穴位,有一种笼罩的,涨涨的感觉,一种压力,这个压力能迫使身体的阳气产生,同时向下贯通到你的五脏六腑。
所以这五个穴位,大家记住,不仅治疗头部的疾病,我们身体四肢,包括五脏六腑的疾病,那么都可以这样去治疗。
我们上一堂课,还讲了手上的太阳穴,脚上的太阳穴,我们都可以同时配合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这几个穴位达到治疗全身的疾病。
从修炼上来讲,人体的精气神相互贯通,同时对应日月星辰的能量,强调的是人体的气化功能,所以这一点不要忘了。
在天乙门当中,是以气化为枢机,这个也是《黄帝内经》所强调的阴化成形,阳化成气。
现在继续给大家讲坤元玄枢导引功,这套功法,导引术来源于天乙门的《天乙医经》,在《外卷》当中,《外卷》是丹道和修炼的一些内容。
在《外卷》里面有个《导引化形卷》,形是指人体的身形,包括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针对人体的各个经络,脏腑,都有专门的一套自我修炼的方法,这里面是在《导引化形卷:五脏秘术》当中,分为五行进行导引修法的功夫。
在五脏六腑当中,人体的脾胃是非常重要的,脾胃受食水谷之气,而充养全身,所以在中医里面,《黄帝内经》也讲到,脾胃受纳水谷,充养全身,为五脏六腑之海,同时也是人体气血之海。
我们后天之本为脾胃,来源于水谷的各种能量,营养,通过胃的吸收,然后再分化到身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充养全身,所以把胃称为后天之本。
后天之本是非常重要的。中医还有一句话: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胃气才是我们生命的根本。
现在人由于饮食的各种习惯,喝冷饮,不按时吃饭,或者是暴饮暴食,对于胃是极大的伤害。
脾胃,一个脏一个腑,位于中枢,胃气下降,脾气上升,形成一个中枢旋转,中枢运转以后,人体的其他的脏腑才能动转起来,中枢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在后天的洛书九宫图里面,脾胃两个卦象,一个居在坤宫,一个在艮宫,从东北到西南,再经过中宫一条中轴线上,胃气下降,兑卦、和乾卦,坎卦才能相连,也就是我们说的土生金,金生水;
艮卦脾气上升,才能水生木,木生火,这样人体五脏六腑在体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所以脾胃之气中枢是非常重要的。
中枢运转不好,其他的脏腑运转,就缺少中轴的一种动力。所以我们在这里讲自我锻炼导引的功法,就是专门强化人体脾胃的功能、功效。
通常我们一般练功,或者练导引术,要求在饭后一个小时,然后才进行修炼。
但是这个方法,吃饱饭以后,立刻就可以进行锻炼,特别像很多吃饱饭以后肚子胀,不消化,或者是便秘,我们马上就练这个功法,练完以后,肚子很快松下去。是强调脾胃之气非常好的功能。
我们先天人体讲究气化,脾胃熟化五谷能量,更需要气化的能量。
脾胃的气化能力好了,消化吸收功能,对应地都会得到加强。
很多人夏天吃冷饮,造成胃寒,那么练这个方法,是一种特效。
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在每日三餐之后都可以练这个功法,这个功法同时还有四句话,道家称为咒语,佛家又称为真言,随时随地都可以念诵这四句话。
这个功法一共分几节,第一节,从我们心口窝下来,沿着两肋的肋延,进行按摩,右边是人体的肝胆,中间是胃,左边是脾,可以达到一个疏肝健脾的功效。
首先第一步,双掌重叠,放在剑骨下面的心口窝处,然后下面指尖朝哪个方向,手朝哪个方向,延着肋缘按摩,一左一右,做36次,做的时候,我们要做到自然呼吸,可以舒肝健脾,一左一右,一共做36次。
除了对消化有帮助,对肝郁,肝火旺,也有很好的帮助。
我们说的肝气犯胃,肝火过旺,或者肝郁,对消化也会有影响,这个可以促进我们人体胆汁的分泌,胆汁分泌好了,就可以有助于人体消化。
第二个动作,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相接,自然放在腿上,右手放在胃部的中间,劳宫穴正好对着胃部的中脘穴,大拇指自然打开,正好放在人体的鸠尾穴,顺时针旋转,转的时候,以手掌带动皮肤旋转,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顺时针旋转次,不数数的话,大约5—15分钟之间,根据时间的长短。
这个动作睡觉的时候,躺在床上可以单独练。这个动作称为金刚气,所谓的金刚气就是练成金刚不坏之身。
胃在方位里面属于中宫,颜色为黄色,属土,所以我们练的时候可以一边按摩,一边观想胃部的黄光,黄色光明笼罩着胃部,把胃照得通透发亮,这个是第二步,我们练的时候要练到5—15分钟。
一边按摩,一边感觉腹部发热,热量产生气化把病灶化为病气,通过双脚排入地下,所以我们坐的时候,大腿和小腿之间要大于九十度,这样下肢的气血才能流通。
第三节,把手掌离开胃部,大约30公分左右,观想胃部的黄光,手掌发出黄光,照射我们人体的胃部,同时念诵对应的咒语:天地肇始,玄黄定基,五枢中灵,龙腾狮踞。
手掌一边罩着胃部,同时一边念诵这四句话。
反复默念,念的时候,要求口出耳入,念诵声音的大小,从嘴巴里发出来,大小的音量,自己的耳朵刚刚听到就可以了。不需要很大声去念。
我们不断地默念这四句话。左手大拇指和中指相接,自然放到腿上,右手掌离开身体,想着手掌发出黄色的光罩着自己的胃部。同时默念这四句话。
这个时候手掌活动一下,感觉胃部有一种磁场,和手掌相互联通。
手掌前后拉远拉近,调整一下距离,同时感应一下,胃会有一种感觉,然后手掌再画圆,转动的时候,胃部感觉一种磁场,胃部在旋转。
手指弹动一下,胃部也在跳动,这个就是手掌和胃部产生一种能量,这个动作也要保持5—15分钟。
在平时走路的时候,也可以默念这四句话,熟练以后,行走坐卧,手的动作你做不了,只念这四句话。
由于声音的一种特定频率,就可以和宇宙的同频率的能量场产生共振,这种共振作用到我们的胃部上,对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是非常大的强化的一种能量。
脾胃能量强了,我们人体的中枢,整个中轴,五行就会运转,连环相生,对我们五脏六腑都会起到保健的作用。
我们整个练完收功的时候,把双手变成手掌向内,直接放在胃部上,再默念5遍咒语。
五遍念完以后,双掌顺胃部向下,很自然向下滑动到小腹,到小腹,略微一停,大约几秒钟就可以,然后把双掌放开。
这个是我们整套的功法的锻炼。我们有时间可以成套,从三个动作,一气把它练完,没有时间,你们单独练其中一节,都会有保健养生的作用。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方法教给大家,大家不断去练习,去领悟。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天乙公益讲座视频玄雷子(张伟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