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321/4595305.html
中医有“五脏六腑”的说法,肝脏属于“五脏”的序列,而与之对应的“腑”正是胆。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叶之间,如同一个袋子,总胆管与肝相连,胆与十二指肠相连。肝与胆在五行均属木,肝为阴木,胆为阳木。经脉又互相络属,构成脏腑表里。
肝是“化工厂”,胆就是“仓库”
肝主要由肝细胞组成。可说它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化工厂”,它能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并制造和加工各种代谢所需要的物质。糖、蛋白质和脂肪、维生素等等的代谢都必须在肝脏内进行,它的最大功劳是解毒和防御功能,对保护机体和维持生命”忠心耿耿“,它宁愿自己”吃苦“让整个机体得到平安。人们吃下的含毒或有害物质,都集中到这里,由它进行无害化”处理。
胆囊是储存胆汁的“仓库”,胆囊向下延伸着一个很细的管子,叫“胆管”,它与肝相通。肝分泌出来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胆囊。当进食脂肪和蛋白质食物时,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食物。
很多肝脏疾病都会引起胆道问题,比如由于病毒、吃药、喝酒,或者某些其它感染导致的肝脏疾病,都能导致肝细胞分泌胆汁的功能变差,进而使胆道里面的胆汁浓缩,造成排泄不畅,会形成结石和炎症。
用"肝胆相照"这个成语来解读肝与胆互为表里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1、消化功能方面
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贮藏、排泄胆汁。共同合作使胆汁疏泄到肠道,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才能贮藏排泄胆汁,胆之疏泄正常,胆汁排泄无阻,肝才能发挥正常的疏泄作用。
2、精神情志方面
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有关。肝胆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为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故曰:“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类经·脏象类》)。
3、从解剖结构来讲
肝脏位于膈肌下方,在右胁,胆囊就位于肝脏的下方,与肝脏直接接触,不仅如此,肝脏与胆道的构成与功能密切。胆道包括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均起源于肝脏,由此可见,肝脏与胆囊相互照应,相互依存。
4、从生理功能来讲
肝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生产胆汁,胆汁虽然名为“胆”汁,却是肝脏细胞分泌出来的,储存到胆囊里,排到小肠,帮助消化。
5、从病理角度来讲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胆汁酸仅仅在肝脏中合成。当肝脏发生某些疾病,胆汁酸的分泌减少,就可能会出现胆囊结石。
若肝失疏泄,可影响胆汁的生成、排泄并引起消化机能异常。若胆汁排泄障碍,亦可引起肝之疏泄异常,临床可见口苦、纳呆、腹胀、胁肋胀痛,甚或可见黄疸。
6、治疗上常肝胆同治
如肝失疏泄则影响胆汁分泌、排泄;反之,胆汁排泄失常,也会影响到肝,所以肝胆症候同时并见。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临床均有胁痛,黄疸、口苦、呕吐、眩晕等,采用肝胆同治,以清利肝胆之法,既治了肝又治了胆。
7、预防上肝胆病同防
首先要保持心情的舒畅,肝气通达,胆汁输送才能通畅,利于脂肪的转化和全身代谢的调整;其次,平时多注意饮食,限制烟酒,减少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也不仅是在预防脂肪肝,同时也能预防胆结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