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江南家家户户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用一种名叫“乌饭叶”的野生灌木叶子,经过清洗搓叶、沥汁,然后按照乌叶汁的比例称好糯米进行浸泡、蒸熟。
“米泡泡是绿的,蒸蒸是蓝的,放放就黑了!”如此魔幻的描述,说的就是乌米饭。
中国人食用乌米饭有年历史了,《本草纲目》记载:“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益气力而延年不衰”。
乌米,谐音为“阿弥”,取“阿弥陀佛”之意。四月初八浴佛节,佛家造乌米饭供佛,供后散发给弟子。
关于乌米饭的来历有不同的说法,最为人信服的是:
战国时代,庞涓和孙膑一同进山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急于求成,学了些皮毛之物就下山去了。孙膑勤奋好学,鬼谷子将兵法精华传给孙膑。
庞涓得知后,非常嫉妒他,先假意热情招待孙膑,而后又弄瘸他的腿,将他装在囹圄之中,骗他写兵书。孙膑为了保全自己,故意装疯卖傻,把写好的兵书也烧了。庞涓怀疑孙膑装疯,就把他拖进猪圈。
老狱卒的心眼很好,他与老伴商议后,把糯米用乌树叶浸泡后煮熟捏成小团子给孙膑。庞涓还以为孙膑在吃猪粪就放松了对他的看管。
过了不久,齐国派人把孙膑救了出来,孙膑在齐国大展鸿图,打败并杀死了庞涓。孙膑能够活下来并报仇雪恨全是因为有乌米饭。从此,每年立夏之日,人们也竞相吃乌米饭以求得庇护。
乌米饭,可不同于血糯饭和黑米饭,米本是白色糯米,之所以颜色乌青发亮,全是乌饭树树叶的功劳。
▲乌饭树,学名南烛树
▲南烛树春季嫩枝微红,有肉色
叶子变化较大,多椭圆形,有细锯齿
我们常说苏州人会吃,真是如此,采叶、捣汁、浸泡糯米、蒸煮...前后不惜花费十几个小时也要做出一份清香美食。
▲将叶子洗净
山中叶子本就清洁,只需简单清洗
▲捣碎成汁
▲过滤
▲倒入糯米,浸泡12小时
▲香喷喷的乌米饭出锅
▲加点白砂糖拌均匀
在苏州木渎“吴珍堂”,除了做乌米饭,还用乌叶汁做了乌风爪、乌猪手、乌米粽、乌饭茶等,看似乌黑,清香的口味却别有一番滋味。
一碗简简单单的乌米饭,
蒸出了家家户户的热闹,
染上了江南含蓄的思愁。
叶老师给小栈粉送福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