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拟录取,初试

5.10收到了拟录取通知

今天我把这一年的备考经验做了总结

希望能给后辈们一些参考,少走弯路。

背景:

国内TOP+的双非,科班生。一战某惜败。原本二战还是打算考原来的学校,但是九月公布名额实在是太少,于是萌生退意。找去年考上科大软件和复旦计科的同班同学打听并比较后,还是选择了科软。(主要是因为复旦去年+确实太劝退了,还有算法机试)。最终二战比一战高了40+。(在我认识的二战朋友中,我是唯一一个二战比一战高分的人)

下面我会先对择校、初试四门课、复试分别进行详细解读,然后再说说自己的考研心路历程,希望能给考研的后辈更多的参考。

我从小到大都不知道怎么去学好一门课,因此在大学期间我花了不少时间去摸索如何高效学习。通过总结一战的失败经验,我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学习方法。所以我的学习经验会写的很”啰嗦“。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东西不是理所当然就能学会的吗?为什么要弄得那么麻烦?哎,要是我有你那么聪明就不会混成这样子了。Orz

我的经验会写的非常小白,可能更加适合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还请大神手下留情。

选学校:

考研备考的效果人与人的差别比人和狗还大,毕竟有的人每天只学习不到八个小时,就能考+。绝大部分人还是每天学十几个小时也就三百出头。如果看多了知乎经验贴,很容易会产生幻觉:清华北大手到擒来,浙大上交顺手拈来。不就是分吗,那么多+经验贴,照猫画虎学习没有也有。我一战就是这么自信的考了XX大学,冲着去的。然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考研绝对是选择远大于努力,去年我要是选了科软早就在读书了,还要二战?嘤嘤嘤~考研和高考不同,必须选好学校和专业才能进行针对性复习。当然如果考可以留意几所考数二英二/数一英一的学校,在九月份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来做选择。选择远远大于努力是特别现实的。就以我们科软为例子,专硕招+,学硕招2个。很多人想着像去年一样学硕没人报名,自己报了就是抄底的天选之子,结果有两百多人报名学硕,基本上全军覆没。今年因为疫情会有很多应届生找不到工作,21年考研人数增量大概率远多于往年。w绝对不是梦。今年的考生要有心理准备,每个学校都会炸,只是每个学校炸的程度不一样。不要把希望全寄托在抄底和爆冷门上,谁知道你是不是抄到了炸弹呢。所以选一个适合你水平的学校很重要。科软的分数肯定还会涨,科软目前的分数还是低,而且太香了。无导师制度还只用上课一年,剩下时间可以尽情实习,为校招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想做科研选择科软绝对是没错的。21年要是想科软稳,个人建议最好拿到±。

数学二:

数学绝对是一个让我最头疼的科目,因为从小到大都没学好数学。而且一战还跟错了老师被坑死。啥也不会。到了考场什么也不会就疯狂瞎写。居然还及格了。

二战跟了某数学老师,按照他的复习规划根据自己情况做一个非常详细的考研规划。但是我觉得二战规划还是有不少问题,导致我分数上不去。因此结合我两年的失败经验和成功经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加合适可行的复习参考规划。

基础阶段:

教材:一本全书、、公式大全(考研数学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bm/5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