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羔羊

有一个人,是从上帝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约1:6-8,29-30)施洗约翰是旧约最后一位先知,也是新约第一位先知。他承上启下,是来为耶稣作见证,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大家也许会想,耶稣降生比约翰晚半年,怎么成了在约翰以前的呢?原来,耶稣从人性而言,比约翰小六个月;从神性而言,他是无始无终的,是在约翰以前。所以,约翰见证了耶稣是永远存在的,也见证了耶稣是上帝的羔羊!上帝的羔羊,贯穿了整部救恩的历史;从《创世记》到《启示录》,都能看见上帝羔羊的身影。上帝的羔羊,是上帝赐给人类救恩的礼物!一.上帝羔羊的由来亚当和夏娃犯罪以后,罪恶的羞耻随之而来。他们由于失去了上帝的荣耀,发现自己是赤身裸体,就无法面对上帝。于是,他们用无花果叶编作裙子为自己遮体,每天就这样在树林中来来去去。上帝实在看不下去,就用皮子制作衣服给他们穿上。用皮子制作衣服,必须宰杀动物。圣经虽然没有说明被杀的动物是什么,但是从《启示录》第十三章第八节得知,被杀的动物就是羔羊。经文说:“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他。”从创世以来,就有名录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说明这羔羊是在创世之初已经被杀,就上帝为亚当制作衣服被宰杀的。这被杀的羔羊,预表了在十字架上被杀的耶稣!上帝亲自为人宰杀羔羊,用羔羊的皮子制作衣服给人穿上,代替无花果叶编制的裙子。这给我们什么启发?1.由于人类犯罪,上帝需要宰杀羔羊;藉着羔羊的血,才能为人类赎罪既然无花果叶不能长久遮盖人犯罪带来的羞耻,说明人为的方法都是无济于事的,是无法弥补犯罪带来的后果;人为的宗教、人为的善工、人为的修行,都是无花果叶编制的裙子,不能弥补人犯罪的后果。我们要脱离罪孽,弥补犯罪的后果,惟有仰赖从上帝而来的恩典,就是上帝为人类宰杀羔羊。我们只有藉着羔羊的流血,才能赎罪;我们只有穿上从羔羊而来的义袍,才能面对上帝,与上帝和好。“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施洗约翰的见证,向世人宣告:耶稣基督就是上帝的羔羊,就是除去世人罪孽的那一位!耶稣是上帝的羔羊,他在十字架上被杀,为我们流尽宝血,救赎我们脱离罪孽与死亡,使我们因信称义,披上了从基督而来的洁白义袍。上帝之所以为人类宰杀羔羊,牺牲自己独生圣子为人类赎罪;因为上帝是创造人类的真神,是人类的父亲。就如孩子在外面闯了祸,惟有父亲愿意出面解决,为孩子付上代价。正因为上帝是人类的父亲,所以付上了如此贵重的代价,让耶稣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来救赎我们世人;使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在这个世界上,惟有耶稣基督给人类带来了救赎。“除他以外,别为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2.人性的软弱,决定了我们需要替罪的羔羊上帝为亚当造了美丽的配偶夏娃,把夏娃领到亚当跟前,亚当沾沾自喜,脱口而出:“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然而,亚当偷吃了禁果,上帝追问他,他就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亚当犯了罪,把责任推卸给上帝赐给他的女人,似乎在说,如果上帝不把女人赐给我,我就不会犯罪。从亚当的表态前后的反差,显示了人性的软弱;人一旦有了成就,就会把功劳归于自己;但是面临失败,就会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寻找种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人性的软弱,决定了我们需要替罪的羔羊!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种现象:比如,自己的孩子读书成绩不佳,做父母的就会说学校教育质量不好;比如,作妻子的在单位受气,她就会怪自己的丈夫没有本事;比如,有人在外面有外遇,他就会怪自己的妻子不够体贴。人总是为自己的过错寻找借口;其实,上帝早已为人类的罪孽预备了赎罪的羔羊,就是耶稣基督!二.上帝羔羊的预表亚伯拉罕献儿子为祭,蕴含了上帝羔羊的身影。上帝对亚伯拉罕说:“你带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创22:2)于是,亚伯拉罕带着儿子,走了两天路程。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把燔祭的木柴放在他儿子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儿子问父亲说:“父亲哪,火与刀都有了,但燔祭的羔羊在哪里?”亚伯拉罕说:“我儿,上帝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羔羊。”在摩利亚山上,亚伯拉罕筑好了祭坛,摆上木柴,捆绑了儿子;正要伸手拿刀时,天使向亚伯拉罕显现,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只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上。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上帝要亚伯拉罕献儿子为祭,却又阻住了他献儿子的举措。在这件事上,上帝是否出尔反尔?其实,上帝从来不会出尔反尔,关键谁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对于“儿子”的含义,希伯来文与中文是不完全相同的。希伯来文的“儿子”与“后裔”是同一个词,不管隔了多少代的后裔,都称为“儿子”。上帝要亚伯拉罕献儿子为祭,究竟是哪一个儿子?或是哪一个后裔?新约圣经第一卷——《马太福音》,开门见山就向我们介绍了这一儿子:“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原来,耶稣基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正是上帝要亚伯拉罕献祭的儿子。他是上帝为人类预备的羔羊,是除去世人罪孽的那一位。亚伯拉罕带着儿子走了两天路程,按照“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计算,两天,预表了两千年;耶稣距亚伯拉罕正是两千年,仿佛亚伯拉罕带着耶稣走了两千年,终于来到世人中间。以撒背着木柴走向祭坛,预表耶稣背着十字架走向各各他。摩利亚山,就是现在的各各他山。在这山上,“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上。”预表耶稣头戴荆棘冠冕,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头上的荆棘冠冕,正是上帝羔羊的记号。以赛亚曾经预言:“他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赛53:7)耶稣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成就了上帝要亚伯拉罕献儿子为祭的旨意。耶稣是上帝的羔羊,是除去世人罪孽的那一位!三.上帝羔羊替人赎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除去”,可以翻译成“背负”。耶稣在十字架上背负世人的罪孽,被献为赎罪祭!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他背负了世人的罪孽。圣经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午正到申初,原是一天最明亮的时候。但是,因着耶稣在十字架上,遍地都黑暗了。这说明,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背负了世人的罪孽。当全人类的罪都集中在耶稣身上的时候,那是什么样的情景?那是遍地黑暗的情景!黑暗,象征着人类的罪孽;黑暗,意味着上帝掩面不看自己的圣子;因为罪孽隔绝了上帝与人的关系。耶稣背负世人的罪孽,以流血的代价,拆毁罪孽的隔墙,恢复人类与上帝的关系。耶稣在十字架上,有七句话,称为“十架七言”。十架七言第四句话,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此时此刻,耶稣的灵魂被上帝离弃。被上帝离弃是什么感受?无疑是地狱的痛苦!耶稣为救赎我们,在十字架上经历了肉体和灵魂双重死亡。肉体的死亡,就是身体与灵魂分离;灵魂的死亡,就是灵魂与上帝分离。灵魂与上帝分离,就是地狱。我们虽然没有经历地狱的痛苦,但是从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中,就能得知财主在地狱中备受烈火的煎熬,口干舌燥,极其痛苦。口干舌燥,是地狱痛苦的表现。在十字架上,耶稣接着说:“我渴了。”这不就是地狱的感受吗?耶稣在十字架上背负我们的罪孽,被上帝离弃,经历了地狱的痛苦,为的是救赎我们脱离地狱的永死,使我们与上帝重新和好;他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赐我们永远的生命!在《创世记》中,预示了上帝羔羊被杀;在《福音书》中,印证了上帝羔羊为人类赎罪;在《启示录》中,“曾经被杀的羔羊,是配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启5:12)“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启17:14)上帝的羔羊在救恩的历史上向我们一路走来;他道成肉身,降世为人,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倾倒生命,为的是救我们出死入生。“凡靠着他进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7:25)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z/8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