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总是困中医教你ldquo嘘字功

转眼清明已过,春季节气只剩谷雨。

岭南大地正是鸟语花香晚春时节,历年多见的潮湿梅雨、回南天似乎还没有太多光顾,倒是倦懒思眠、困顿难消、精神不振的状态困扰着不少人。

你是否和阿文一样:早上真的很难起来,怎么也睡不够,连开车上路都还在眼皮打架,实在有点危险!春困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醒过神来?今天阿文邀请医院中医科孙升云教授和大家聊聊春困这件事,同时奉上春季饮食起居养生要点哦!

四月气候特点:

四月是春季最后的阶段,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清明在节气上代表天清地明的意义。自古以来,这一天便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古代称:“雨生百谷”,说明此节气在农业方面的重要性。

四月天气转暖,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北方的桃花、梨花、杏花等开满枝头,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这时候花粉过敏的人们日子就比较难过了,应该加以预防。此季节还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等。所以应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传染病是这一时期的关键。

养生原则:

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从中医养生来说,清明前后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白居易《春游》诗中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从防病来讲,在这段日子里,天气阴凉,应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为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极拳等。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防暴饮暴食。

饮食禁忌:

多食菠菜、荠菜、葱、水果、山药、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

如何应付湿气带来的困倦?

对付“湿气”,广东人历来办法不少。孙升云介绍说,首先可以是加强运动,通过有氧运动来出汗排湿。每天固定有个10~15分钟的运动时间,出汗即可,不要过于剧烈。

其实,广东人擅长煲汤,冬瓜薏米、鸡骨草煲水鸭等都是经典的祛湿汤水。还可以酌量加入白扁豆、茯苓、淮山、赤小豆、茯苓等药材,它们都有祛湿之用。

说到祛湿,中医养生往往要提健脾。所谓肺气宣发,肾脏排水,脾脏居于中焦运化。健脾可以使用方剂“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

另外,也可以选择淮山药,尤其是新鲜淮山,效果更好。比如平时煮大米粥,可以加入新鲜淮山、芡实、薏米,也可以祛湿健脾。

饮食:养阴食材要多吃

我们可以吃些利于肝脏生发、疏泄、养阴的食材。

1、宜多吃些性温具有生发作用、健脾养肝阴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荞头、姜、豆芽、葱白、韭菜、芹菜、菠菜、香菜、猪肝、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土豆、黄豆、大枣、淮山、小米、白薯、红薯、香椿头、枸杞、薄荷等。

其中,清明食材最经典的,就是能够养护肝脏的芹菜和春笋,另外,韭菜(韭黄更好)、菠菜也都适合此时食用。

2、喝点菊花茶

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菊花与桑葚同泡茶喝,桑葚有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

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又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也要适量。

调脏气:“嘘字功”

1、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2、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而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两眼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3、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做第二次吐字;

4、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岭南气候潮湿加重困倦

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孙升云教授介绍说,所谓春困其实是人的机体在季节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并不是人真的生病了。

随着气温回升,活动增加,人体内部能量消耗变大,血液较多地流向肢体末端,于是容易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出现缺氧的状态,人体就会感到困倦乏力,随着人体慢慢适应,这种现象会自行消退。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充分休息可以缓解。

孙升云介绍说,在广东的春天,阳气升发之时,沿海地区气候潮湿,尤其三四月清明时节,回南天频繁来袭,这种特定气候环境下人体更容易被湿气所困,也就更容易产生困倦。

可以说,一部分人的春困是自身肌体对气候变化的正常反应;一部分则是在外部环境潮湿的情况下,身体受到湿邪侵袭。

孙升云说,这时可以观察自己的舌苔,如果很白、厚、腻、脏,这些现象说明人体已经被湿气所困,春困加重,乃至影响生活工作。舌体胖大,边缘有齿印,说明是人体脾虚,脾的运化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更容易受湿气所困。

小窍门:车里挂个小香包醒神保安全

严重的困倦可能会给驾车一族带来危险。在这个时候,可以用艾叶、丁香等芳香气味的中药材制作成小香包,放置在车里,可以提到醒神作用。

驾车之前,涂抹白花油、驱风油也能起到作用;另外,不妨试试几个简单的按压穴位手法:

按压太阳穴,拇指按压正三圈、倒三圈;

按压风池穴:在自己能耐受的情况下轻压;

按压内关穴:(晕车时也可止眩晕、呕吐)

送你6个春季养生锦囊

春困是身体对四时季节更替的一种反应。平时注意因应季节,从生活饮食起居各方面调养身心,可以减轻这种不良反应的程度。《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孙升云介绍,春季养生,要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尤其要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一个“生”字。阿文为大家总结了个养生要点——

1、精神养生:春季养生要戒暴怒,戒情怀忧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心情愉快。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时候,就应该多踏青问柳,登高赏花,来陶冶性情,使我们的精神神志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相适应。

2、起居调养:睡懒觉不利于阳气升发,适应早睡早起,进行锻炼,克服情志上的倦懒思眠状态。

3、饮食调养:春季养阳,宜进食辛甘发散之物,不宜进食过酸,酸味入肝收敛,不利于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而且容易影响脾胃消化功能。一般来说,适宜进食的食物有:小麦、大枣、豆制品、香葱、香菜等。

4、运动调养:春季要加强锻炼,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广场、树林、河边、山坡等地,打球、跑步、打拳、做操,形式不拘,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使阳气升发,因应春夏养阳的要求。年老行动不便的,也可在园林亭台楼阁等虚敞半开放的空间凭栏远眺。

5、防病保健:春回大地,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肺炎、麻疹、猩红热等等多在春季流行。所以春季要特别注意卫生、除虫,消灭传染源,同时多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

6、在加强保健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病能力的同时,可以对居室空间进行食醋熏蒸:以每平方米5毫升醋的量,加10毫升的水,关闭窗户,加热熏蒸,每周两次,对预防流感有一定效果。要注意,熏蒸时人最好离开房间。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孙升云

来源:广州日报、健康报、健康有约、云南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z/6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