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百姓日用而不知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pf/a_5727229.html

对于传统的闽南人而言,通过平常的养生调理,用平和的青草药炖汤、煮茶、泡脚,以达到养生祛病的效果,是历代延续的习俗。很多蔬菜和水果,既是食物,可以果腹;同时又有药用,可以养生——这就是药食同源的智慧。7月6日上午,朱学锋老院长继续在海沧青草药传习中心分享《药食同源系列》之三,将民间药食两用的智慧传播给学员。朱院长这一次着重介绍墨旱莲和忧遁草两种草药。

墨旱莲又名“鳢肠”,它的名字很有意思,因为其枝叶捣烂出汁,会迅速氧化呈墨黑色,故名字带“墨”字;其开花似莲蓬,又主要生长在旱地,所以叫“旱莲”。朱院长说,墨旱莲捣汁色黑,入肾经,滋补肾阴,所以肾阴不足诸症,都可辨证应用。如须发早白、牙齿松动、腿脚酸软、重听耳鸣等,墨旱莲都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一方面,墨旱莲还擅长治疗各种出血症,诸如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等,都可随证应用。

忧遁草,又叫鳄嘴花、扭序花等,也是药食同源之品,闽南民间常用其炖汤或者泡茶,来治疗各种病症。朱院长介绍说,忧遁草可以治疗几十种病症,他通过列举药方和医案,举例其功效包括: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肾脏结石、肝炎黄疸、外伤骨折等。而其最神奇功效,在于它有不错的防癌、抗癌功效。

正所谓:

属木带火忧遁草,味甘性平营养高。

入肝调肾无毒性,抗癌救命建功劳。

朱院长说,民间其实有很多非常好的药食同源之法,只是老百姓司空见惯了,日用而不知。介绍这两种药食两用的草药之后,朱院长又向学员们传授了养生秘笈“十四个‘一’”,倡导大家平日注重养生,从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入手,反求诸己,延年益寿。否则,等病已成而后药之,未免太迟了。

讲座之后,闽南非遗专家组组长陈耕老师带领几位老师和学员召开了会议,即日起成立“闽南青草药文化研究课题组”,程柏豪任组长,陈耕、黄锄荒、朱学锋、明艳林作为指导老师,其他几位学员共同参与。此课题,旨从养生层面入手,探究闽南青草药的前世今生、目前面临的问题、今后保护和发展的方向等,以更好地传承和传播青草药文化。

陈耕老师教导组员,做这一项课题,当有学者之风,严谨审慎,同时知之者、好之者都不如乐之者,又当是有趣轻松的。如此更能够长远,也能有不一样的启迪,不负老祖宗代代相传的青草药文化。

课程预告

学习辨识青草药

讲师介绍

许子贤,网名甘草,出生于永春农家,房前屋后、陌上溪边,各色青草药俯拾皆是。自幼在长辈薰陶下,耳濡目染,对青草药有一定的了解。大学期间,因打篮球受伤,处理不当,后致重病,久经折磨,四处求医,从此走上了学医之路。

机缘之下,拜師闽南青草药非遗传承人黄锄荒院长门下,学习青草药十几年。蒙黄院长倾囊相授、不吝赐教,不仅能辨识、应用大几百种青草药,对闽南青草药文化也有相当的领悟和体会。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做福建野生青草药资源调查,做中医药教育,将青草药知识带进学校和社区,默默耕耘,成绩斐然。

今年来,他在黄院长带领下参与海沧慈济北宫青草药园建设和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工作,並担任闽南青草药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勤奋好学,贡献良多,堪称年青一代中坚骨干。

本周六(七月十三日)上午,他将带领大家在北宫青草药园实地辨识闽南常用数十种青草药。

甘草

甘草陈耕

编辑

赖护鑫

在这等你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zy/6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