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游园风物好乡关何处是

______

黄家

岛在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中交隧道局在井冈山路和富春江路交叉口东北角搭起地铁施工房后,当时感觉北侧的街角公园(官方名字叫井冈山路小游园)将不复存在了。后来听说这里只是地铁施工时的一个出渣口,地铁建成后,施工房就得拆除,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出渣口北侧的小游园,紧邻井冈山路和富春江路,因为离家近,常去溜达。严格来说,它不能算是个游园,充其量只是个城区绿地吧,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之所以经常去,是因为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绿化布局颇具匠心,小径、亭榭、修竹、流池、花草树木一应俱全,稍感遗憾的是离马路近了点,少了份安静。

_____

黄家

岛在

  园中有两棵枇杷树,现在正在挂果,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头年的秋天或初冬就开始开花,果子在次年春天至初夏成熟,在南方比其它水果上市早,因此在果木中被称为“独备四时之气者”,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别名金丸。周末去的时候,满树的枇杷果,已开始次第成熟,可能是水土的问题,结的果实没有南方的枇杷大,三五个熊孩子,满脸发现新秘密的神色,在树下一边指指点点,一边东张西望。枇杷虽多地有种植,还是以苏州和福建产果有名,我作为安徽江北人,对枇杷果的认识也不是很深,最早的认知还是来自孩提时看过的一些画册。枇杷是画家们写意画的常客,三两笔勾勒出一个竹篮,竹篮里连枝带果,黄灿可人,再画上一两只小草虫,灵动传神,充满江南气韵。前几日看到小姨发的照片,才知道小姨家后院还有那么大一棵枇杷树,今年的枇杷果丰收,硕果累累,小姨发了个抖音,诱人有趣。

  枇杷孕果期长,成熟后上市期却很短,在武夷山市场偶而看到过,很多人误以为是杏子。枇杷是个好东西,很多孩子吃过念慈庵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就是用枇杷做的。儿子小的时候,每次回去,母亲总要给我带上一点枇杷叶子回来,嘱咐我,孩子咳嗽的时候给孩子煮水喝,放点冰糖,功效更好。试过几次,效果确实不错,为此还把这个方子介绍给了身边的同事。

_____

黄家

岛在

  小游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十五棵死而复生的香樟树,这些香樟树能活过来,真算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委实让园艺师们使出了看家技艺,都经历了斩头大刑,营养吊袋也挂了不少,现在能枝繁叶茂算是劫后余生了。去年冬天没有看到园艺工人为它们穿上保暖衣,想来是扎下了根,可以自然生长存活了。香樟树在长江以南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城市道路两侧、乡村房前屋后、阡陌塘坎,到处都能见到。父母退休后寓居的学校里,就有很多高大的香樟树,茂密的枝叶深处,一年四季鸟鸣声不断。

  在皖南的很多山村,香樟树是图腾般的存在,香樟树也叫女儿树,据说南方一些地方谁家生了女儿,长辈就会在院中栽种上一棵香樟树,待到女儿出嫁时,父母则会用这棵香樟木为女儿做上一个樟木箱作为嫁妆,饱含着父母的期许和祝愿。一位发小和我说,她闺女出嫁时她还专门到东阳给女儿买了上好的樟木箱作为陪嫁,现在这种习俗在南方还很普遍。樟树木做的家具清神醒脑,经久耐用,具有一定的防蛀防潮作用,箱启处芳香清逸。

  母亲家有个衣柜,那是奶奶和爷爷结婚时的嫁妆,也是奶奶留下的唯一念想,能保留下来是我的功劳。老母亲说要不是我一再要求保留着,是不会在数次搬家中一直留到现在的,母亲答应把这个柜子给我,我会好好保存,以后也会把它交给儿子。虽然这个箱子算来也快有百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寻常人家的樟木箱子,不会有多么值钱,让我执意存念的还是一种家脉传承。这也许与我年轻时就离开家,人在异乡,在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无法消除的乡愁情结有关,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感觉愈发厚实。中国人喜欢续家谱,我想其中意义更多的也是让固守家园的人和漂泊在外的旅人,知道何来何去何从吧!

_____

黄家

岛在

  今晚,小游园樟树底下的圈椅上有一些纳凉的人,与两位老者攀谈了几句,老人也不是本地人,孩子在这边打工,过来帮助孩子照看孙子,说待不习惯,想回老家。青岛西海岸也算是个移民城市了,天南海北的人为了各自的营生汇聚到这里,我想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碌奔波下,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缕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睹物思人,睹物思乡,是人之常情。

  恰如古诗云“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无论是小游园的枇杷,还是这些劫后余生的樟树,散发的阵阵清香,总是会让我依稀能找到一种家的感觉,找到一种倾心的心理慰帖。离乡三十年了,他乡亦故乡,故乡亦他乡,这或许就是我情系井冈山路小游园的症结所在吧。不知怎么,忽然还想到了山西洪洞那棵大槐树……

文/香红斌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笔名练江鲫,核潜艇。籍贯安徽马鞍山市和县,曾在海军潜艇学院服役,现供职于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水务有限公司。文字爱好者,喜欢诗词,散文和诗歌散见于各种网络媒体和报端。

主播/王淑骅

简介: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热爱生活,喜欢插花等。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尝试,这会让我们不断的成长。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秋

责编:王礼明

排版:静秋

校稿:王礼明

复审:姜蕴青

发布:姜蕴青

“家在黄岛”主编

点击阅读香红斌更多作品

这个年

夏日拾贝

盼雪

秋日絮语(组诗)

花(组诗)

常回家看看

别用你的爱造就孩子一颗玻璃心

被我抛弃的大头兰

儿子的“糗”事一箩筐

病房里的真情

我的母亲

水调歌头感恩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投稿须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xz/7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