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百年路奋进新征程七十四关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 http://m.39.net/pf/a_5052995.html
关爱群众显本色

年5月,红三军从四川彭水向黔东进军。沿途散发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任务和纪律》和鼓励民众参加革命、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滔天罪行的革命传单,张贴革命标语,向人民群众广泛深入地宣传红军为工人农民的利益而战的宗旨。

红三军进入黔东活动的消息,使豪绅官吏大为恐慌,各地纷纷成立了“防共委员会”、“剿匪后援会”等反动组织和武装。同时,他们还大造舆论,诬蔑红军是“青面獠牙的猛兽”,“一烧二杀”、“共产共妻”。由于黔东地区山多路险,交通闭塞,消息滞流,文化落后,封建迷信和愚昧习气比较严重,历来兵匪横行,百姓不堪其苦,兼之群众对红军无从了解,因此,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也曾迷惑过部分群众。

但是,红军每到一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访贫问苦,打富济贫,并在街头巷尾书写标语,广泛进行革命宣传。就这样,红军以自己的言行,消除了群众的疑惧。四出“避乱”的群众也纷纷返回家园,人们惊异地感到:“这支军队大不同”,顿时丢掉了“怕”这个字。于是,“仁义之师”的赞誉不胫而走,“打富济贫的队伍来了”的消息,很快传遍黔东山区。

年农历5月初4,红三军首次到达印江沙子坡,正是吃早饭的光景。先头部队与民团任锡坤部发生接触,民团一触即溃。枪声一响,部分群众因反动宣传的欺骗,急忙外逃藏匿。战士们赶忙打招呼:“老乡,不要怕,我们同穷人是一家”,“我们是打富济贫的队伍,我们爱的是穷人”。部队驻下后,立即把街道扫得干干净净。凡借住的民房,事先征得房主同意,绝不仗势强占。军部扎在文世忠家,贺军长的床就铺在文家堂屋的左角,煮饭就借用文家的锅灶。那几天,文家老小6口人与贺军长等一锅吃饭,不用开钱。有一次,文世忠上坡干活未回,军部还特地为他留下饭菜。文感到全家“白吃”过意不去,便抓了些酸菜送给红军,但管理人员坚持不收,最后只好付钱买下。5月初8日清晨,红三军离开沙子坡,军部人员把文家里里外外搞得非常整洁,管理员还请文世忠仔细查点一下,看是否有东西被整坏和失落。

红三军买卖公平,说话和气,并常常款待卖柴卖菜的穷苦农民。不几天,沙子坡一带的农民不仅不害怕,还把洋芋、四季豆挑到官塘去卖给红军。红军除按市价购买外,还招待吃饭。司务人员热情地说:“老乡,你尽管吃,不要怕”。因而有些农民开玩笑说:“红军做的是赔本生意”。

关心民众,热爱工农,这是红军战士的本色。他们经常帮助群众劳动,栽秧、栽苕、薅包谷、挑水、推磨、舂碓,样样都干。有一次,印江独立团团长兼政委张均望路过红木树和小角庄,半坡遇到农民在栽秧,他二话没说,卷起裤脚就下田帮忙。张团长一边劳动,一边宣传革命道理。群众生怕把张团长累坏了,一再叫他休息。张均望却说:“红军和穷人是一家,自家人受点累没有啥”。

8月中旬,红三军开往木黄一带,相机歼敌。当地群众不明真相,纷纷躲藏。阳坝农民王永成在慌乱中无法带走耕牛,心想落在当兵的手里,不杀即卖。殊不知几天后回家一看,不但牛还在,而且依然油光水滑,原来这是红军战士天天精心喂养的结果。地茶农民杜万年听说有军队来了,赶紧隐蔽,丢下一窝猪崽无人料理。老杜满以为这些嫩猪崽要祭刀头了,不然也非饿死不可,结果非但未死,还吃得圆滚滚的,活蹦乱跳。这也是红军战士的功劳。木黄农民王文安的柴火被红军战士烘烤衣服烧掉了一部分,待他回来揭开锅盖一看,不禁惊呆了:锅里放有一堆米,还有一张纸条,大意是说米抵柴价,深表歉意。新业农民周永连家的粮食被红军吃了一些,他却在罐子里发现了几块银元……。“红军真是我们穷人的军队!”无数群众发出了敬佩的心声。

红三军对于“赤贫”的温饱问题,更是倍加关心。他们经常主动登门上户,把粮食衣物送给穷人,关向应政委就亲自做过这项工作。对于个别暂时胆小怕事、不敢公开去分领地主浮财的“赤贫”,红三军还采取了晚上悄悄送达的办法,赢得了这些“干老倌”(方言,指赤贫)的衷心爱戴。一次,一位战士用被条统子装着一大包稻谷给毛寨农民任大和家送去。任推辞说:“你们要打仗,没有粮食不行”。红军战士以为他还有顾虑,忙解释说:“老乡,你不要怕,这粮食本来就是你们自己的血汗,现在从土豪劣绅手里夺回来了,应该吃的”,任大和只好感激地收下了。还有一次,一位红军手里提着一只装满铜钱的长统袜子,走过任大和家门口,伸手抓了一把铜钱,点了点塞在任的手里,说道:“不要怕,这钱是分给你们的”。看着红军战士离去的背影,任大和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凡红军足迹所至,到处刷写了保护工农、除暴安民的标语。在兰克兴隆香树坪,当年红9师政治部写下的“红军是工人和农人的军队”,“红军不拿工人农人一针一线”,“红军是替穷人找饭吃找衣穿的军队”,“红军是为消灭地主阶级,土地还农民的军队”,“取消国民党的一切苛捐杂税”等标语,至今还历历在目。在刀坝滚基坪一座龙门上,还隐约可见一条标语:“红军不拉夫,不筹饷、不要农民办招待”。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九师政治部制”。正因为如此,印江各族人民不仅把红军视为“救星”,更看成是自己的子弟兵,无比热爱,进而踊跃参加红军。

(资料来源于中共铜仁市委党史研究室)

精彩推荐

铜仁党建直播间:突出示范亮点创新党建品牌

贵州铜仁:突出“四早四合”全力推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

铜仁万山:“五线发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铜仁松桃: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城乡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细致精致极致

传播党的声音讲好党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pz/9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