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1),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2),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3),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4),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5),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6),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7),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8),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9),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10),冥勤其官而水死(11),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雨山死(12),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13);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14);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15),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今海鸟至,已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
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策(16)。
祀[sì]1.祭:祭~。~天。~祖。2.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
爰[yuán]1.于是:~书其事以告。2.改易,更换:~田。3.曰,为(wéi):“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稼穑”。
殛[jí]杀死:雷~(突遭雷击致死)。
禘[dì]1.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始祖庙里对祖先的一种盛大祭祀:“王者~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2.古代宗庙四季祭祀之一。
(1)越:指越礼。展禽,即柳下惠(季),鲁大夫。
(2)烈山氏:即神农氏。
(3)弃:传说为周之始祖,尧舜时农官。
(4)共工氏:传说不一,一说为水官。九有:即九州。
(5)九土:九州的土地。社:土地神。
(6)命:名。成命:定百物之名。
(7)颛顼:音专旭,即高阳氏,黄帝之孙。
(8)帝喾:高辛氏,黄帝之曾孙。三辰:日、月、星。固:安定。
(9)单:通“殚”,尽。仪:善。
(10)契:传说为商之始祖。辑:和。
(11)冥:契六世孙,夏时水官。
(12)稷:即弃。
(13)禘、祖、郊、宗、报:均为祭礼名。帅:遵循。
(14)质:信。
(15)五行:金、木、水、火、土。
(16)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简或木板。
译文
名叫爰居的海鸟,停在鲁国国都东门外已经两天了。臧文仲命令国都里的人都去祭祀它。展禽说:
臧孙治理政事太越礼了!祭祀,是国家的大法,而法度,则是政治成功的基础。所以要慎重地制定祀典作为国家的常法。现在无故增加祀典,不是治理政事的正确方法。
“圣明的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则是,对百姓执行法度就祭祀他,努力王事而死就祭祀他,安定国家有功就祭祀他,能防止重大灾害就祭祀他,能抵御重大祸患就祭祀他,不是这一类的,不在祀典之内。从前神农氏拥有天下,他的后代名叫柱,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莱蔬;夏朝建立以后,周的始祖弃继承了柱的事业,所以作为谷神祭祀他。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后代担任土官之长,称为后土,因能治理九州的土地,所以作为土神祭祀他。黄帝能替各种事物命名,使百姓了解事物的名称,供给所需的财赋,颛顼又能进一步加以修定;帝喾能序列日、月、星辰以安定百姓,尧能竭力平均刑法以为百姓的准则,舜努力民事而死于野外,鲧堵洪水而被杀,禹能以德行修正鲧的事业,契任司徒而百姓和睦,冥尽水官的职责而死于水中,汤以宽大治理百姓并替他们除掉邪恶的人,后稷致力于谷物种植而死在山间,文王以文德昭著,武王除掉百姓所唾弃的坏人。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尧而宗祭舜;夏后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商朝人禘祭帝喾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周朝人禘祭帝喾而郊祭后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幕是能继承颛顼的人,有虞氏为他举行报恩祭;季杼是能继承夏禹的人,夏后氏为他举行报恩祭;上甲微是能继承殷契的人,商朝人为他举行报恩祭,高圉、太王是能继承后稷的人,周朝人为他们举行报恩祭。总共有禘、郊、祖、宗、报,这五种,是国家的祭祀大典。
加上土神、谷神、山川之神,都是对百姓有功绩的;还有,前代有智慧和美德的人,是百姓所信赖的;天上的日、月、星辰,是百姓所仰望的;地上的金、木、水、火、土,是万物赖以生长繁殖的;九州的大山川泽,是赖以出产财富的。不是上述这些,不在祀典之内。
现在海鸟飞来,自己不懂而去祭祀它,当作国家的大典,这就难以算是仁爱和智慧了。仁者善于评价功劳,智者善于处理事物。海鸟无功而祭祀它,不是仁;自己不懂又不问,不是智。现在这一带海上恐怕将有灾害吧?大江大海的鸟兽,总是预先知道并躲避即将到来的灾害的。
这年,海上多大风,暖冬。
文仲听了柳下季的话说:“确实是我的错啊!季先生的话,不可不当作原则啊!”让属下写了三个竹简分送给司马、司空、司徒。
赏析
本文选自《国语.鲁语上》。《鲁语》分上下两卷,起于鲁庄公,终于鲁哀公。题目为原编者所加。
展禽,字禽,鲁大夫,食采于柳邑,谥号惠,又称柳下惠,或称柳下季。柳下惠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他学识渊博,才智过人。
有一只叫爰居的海鸟,离开了海,停留在鲁国国都东门外已经两天。鲁国执政大夫臧文仲组织国都里的民众都去祭祀他。柳下惠批评道:
“越礼啊,臧哀伯的孙子竟然如此执政!祭祀是国家的大法,而法度是政治成功的基础,必须慎重对待,现在无缘无故地增加祭奠的对象,这不是执政者适合做的。
古代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则是,对于百姓执行法度的可以祭祀他,忠于国家、勤于国事并为此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可以祭祀他,有安定国家功劳的人可以祭祀他,能够防止重大灾害并为此作出贡献的人可以祭祀他,能够带领大家抵御重大祸患的人可以祭祀他,不是这几类人,不在祭祀的范围之内。从前炎帝(神农氏)拥有天下,他的后代名叫柱,能够种植各种谷物和蔬菜;夏朝建立,周始祖弃继续继承柱的事业,因此以谷神祭司他。共工称霸九州,他的后代担任土官之长,治理九州的土地,因此以土神祭祀他。皇帝替各种事物命名,使百姓了解事物的名称,供给所需的财富,黄帝之孙颛顼进一步加以修订;帝喾能够序列日月星辰,并以此来指导百姓不违农时,尧能竭尽全力平均刑法作为百姓的准则,舜勤劳民事而死于视察途中,鲧堵洪水被杀,禹能修正鲧的治水事业。契辅助禹治水有功,舜任他为司徒掌管邦国教化之事,在他的努力下,百姓和谐相处。冥尽水官的职责而死在水中,汤以宽厚治民除掉邪恶的人。后稷致力于种植而死于山中,文王以文德昭明天下,能除掉百姓唾弃的坏人。因此,有虞氏大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尧而宗祭舜,夏后氏大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商人大祭舜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周人大祭帝喾而郊祭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舜的祖先幕能遵循颛顼,有虞氏报答恩德而祭祀他;杼是夏代中兴之主,他能遵循禹的事业,夏后氏报答恩德而祭祀他;上甲微能遵循契的事业,商人报答恩德而祭祀他;高圉、太王(古公亶父)能遵循后稷的事业,周人报答恩德而祭祀他。凡是大祭(禘祭)、郊祭、祖祭、宗祭、报祭这五类祭祀是国家规定的祭典,加上土神、谷神、山川之神,都是有功于老百姓的;前代的哲人和有美德的人,都是为民众信赖的,天上的日月星是民众瞻仰的;地上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万物的起源和演变的物质条件,至于九州名山、河流、湖泊都是赖以出产财富的。不是上述这些,不在祀典之内。现在海鸟来到,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而去祭祀它,把它作为国家的祭典,很难说是仁爱和明智的。仁爱的人讲功劳,而明智的人善于处理事物。没有功劳而去祭祀它,不能认为是仁爱,不知道又不去求问,这是不明智的。现在这一带海上大概有灾难吧?汪洋大海上的鸟兽,可能是预先发觉而来到这里逃避灾难吧。”
这一年,海上多大风,暖冬。文仲听了柳下惠的话,说:“确实是我的过错,柳下惠的话,不可不当作原则啊!”于是,让属下把它写下来,记在三根竹简上,分别送给司马、司空、司徒。
臧文仲叫国人去祭祀海鸟爰居,引起柳下惠一番议论。他首先从祭司乃是国家大典,但是只有为人民建立了功劳的人以及大有益于人民的事物大家才把它当做神来祭祀。古代祭祀虽是神本位的,但从所谓“国之大事”,“政之所成也”的定位来看,又蕴含着古人的民本主义思想。柳下惠说明立在祀典的,如禘、郊、祖、宗、报各种祭祀对象都是先民对国家、社稷、百姓有大恩德的,慎终追远,所以要祭祀他。至于爰居,只是一只海鸟而已,如此兴师动众去祭祀它,就是愚昧迷信了。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祭祀海鸟的行为不当,因为海鸟无功而祭祀它,违反祭典的原则,是为不仁,对海鸟不居于海,而停留于鲁国东门外二天之事不明白为什么,而又不去探求,是为不智。不仁不智是治国的大忌。接着推测海上有大灾,对爰居的出现进行了科学的解释,而以后事态的发展证实了柳下惠的推测是很有道理的。文章有破有立,一开一合,使人对正确与谬误的感受更为深刻,整篇文章更富有说服力。
文章论祭典的文字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近来兴起的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大祭,是对已经中断的古代祭奠的一种继承,极大地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谁说中华民族没有信仰,如果没有信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能传承这么久远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