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自然节气生活之立夏二候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40876.html

立夏二候

农历四月十日-十四日

(公历5月10日-14日)

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我今年最早见到蚯蚓是在3月19日,惊蛰节气的最后一天。那天天气晴朗,气温比较高,同行的小朋友甚至一下午都穿着短袖T恤。我们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的河边溜达,找寻着刚刚开放的紫花地丁,我看好一棵一铲子下去,提起来带着土块的植株发现它的根部竟然盘踞着一条长长的蚯蚓。当时吓了我一跳,没想到这么早竟然可以碰见蚯蚓,幸好我没有将它铲断。

3月19日,就是这丛紫花地丁的根部隐藏着一条蚯蚓。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看上去肉乎乎没什么特点的红色蚯蚓,种类却极为丰富,全世界已命名的就有六千种左右,超过了哺乳动物的总和。而在我们身边最具代表性的是直隶环毛蚓。

“虫恐”的朋友一定觉得,蚯蚓的相貌实在谈不上可爱!图为典型的蚯蚓。

——图片源于网络

在土壤中“深居简出”的蚯蚓以各种腐烂的生物残体和有机物为食,把它们进一步分解成更加细小的颗粒,就形成了如下图这样的粪便。

如果你常在林间草地行走,说不定就会见到这种奇怪的颗粒状的土块,它们是蚯蚓的粪便。

它们在土壤中穿行,疏松着土壤,让各种有机物回归大地,从而帮助植物改良了土壤。只是我期待这能在这个节气能够看到主动钻出土壤的蚯蚓。

特别的开端

5月10日不仅是代表着立夏二候的开始,也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节日——母亲节。那天上午,在“夏山自然观察线上交流群”里,一位上海的朋友天羽发来了一种植物的照片——十大功劳,她说这是和妈妈遛弯时遇见的,她的妈妈感慨这名字就像母亲一样。

十大功劳:小檗科,十大功劳属。别名:狭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黄天竹、土黄柏、猫儿刺、土黄连、八角刺、刺黄柏、猫儿头(皖南俗称,猫刺叶)、刺黄芩。功劳木,十大功劳、山黄芩、西风竹、刺黄连。据说它是调皮孩子的噩梦,大人用它教训小孩可以做到伤皮不伤骨。

——拍摄

天羽

说起来很有意思,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文化中会借用某种植物的表达对母亲爱。现代意义的母亲节,源于安娜·贾维斯的倡导,她的母亲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认为应该给予失去儿子的母亲们一种慰藉、一个纪念日,并希望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来赞扬全世界的母亲。在安娜·贾维斯奔走呼吁之下,年,美国参众两议院将每年5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并规定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安娜·贾维斯生前钟爱康乃馨成为了母亲花,根据习俗,在母亲节这天,人们在胸前佩戴石竹花:母亲已经去世的人戴白色石竹花,母亲健在的则戴红色石竹花。有时为了向母亲表示敬意,也会送母亲粉红色康乃馨。

安娜·贾维斯。

——图片源于网络

而在中国,被当做母亲花的是萱草。《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它的文化意象最早定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xuān)草,言树之背”,不过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是妻子思念远征的丈夫,用萱草表达相思之苦。唐代大诗人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首次将萱草与母亲联系起来。

萱草

5月13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萱草少量开放。

极端天气

5月11日,立夏二候第二天。上午还是阳光灿烂,中午之后我和女儿孩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树林里享受着夏日暖风。到了傍晚回家时却是狂风大作,滚滚沙尘,似有若无的雨滴裹挟着泥沙,让所有的汽车穿上了一层泥点外衣。这应该是今年入春以来最厉害的沙尘暴了,第二天三联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pz/5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