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融汇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最为灵活、生动的物质,在建筑空间与山水空间普遍种植花草树木。不同的单体建筑搭配不同的植物,会整个园林景象带来意向不到的景观效果。
/不同建筑单体的植物配置/
1
入口、大门的植物配置
门是游客游览必经之处,多按排一些服务性设施,如售票处、小卖部、等侯亭廊等。充分利用门的造型,以门为框,通过植物配植,与路、石等进行精细地艺术均图,不但可以入画,而且可以扩大视野,延伸视线。入口和大门的形式多样,因此.其植物配置应随着不同性质、形式的入口和大门而异,要求和入口、大门的功能氛围相协调。植物配置起着软化入口和大门的几何线条、增加景深、扩大视野、延伸空间的作用。
2
亭的植物配置
园林中亭的类型多样,植物配置应和其造型和功效取得协调和统一。
从亭的结构、造型、主题上考虑,植物选择应和其取得一致,如亭的攒尖较尖、挺拔、俊秀,应选择圆锥形、圆柱形植物,如枫香、圆柏、侧柏等竖线条村为主。
从功效上考虑,碑亭、路亭,是游人多且较集中的地方,植物配置除考虑其碑文的含义外,主要考虑遮荫和艺术构图的问题。花亭多选择和其题名相符的花木。
门亭起标志和服务的作用,可栽植有特色的遮荫树种。茶亭是游人停留喝茶,休息和赏景的建筑物,周围植物配置要考虑透景线,宜配置花期较长的树木,不宜栽植易落果、落叶、药虫害多的树木。
3
茶室植物配置
茶室周围植物配置应选择色彩较浓艳的花灌木,如南方茶室前多植桂花,九 花飘香、香气宜人。
/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1建筑背阴面的植物配置
如北京地区,阴影长L,建筑高H,(中午时测定)夏至时,L=10.4H,春秋分门.L=0.9H),冬至时L=2.3H~3.2H。应选择耐荫植物并根据植物耐荫力的大小决定距离建筑的远近,耐荫植物有:罗汉松、花柏、云杉、冷杉、建柏、红豆衫、紫杉、山茶、桅子花、南天竹、珍珠梅、海桐、珊瑚树、大叶*杨、蚊母树、迎春、十大功劳、常春藤、玉簪、八仙花、早热木、沿阶草等。
2
建筑前植物配置
建筑前植物配置应考虑树形、树高和建筑相协调,应和建筑有一定的距离,并应和窗间错种植,以免影响通风采光,并应考虑游人的集散,不能塞得太满,应根据种植设计的意图和效果来考虑种植。
3
考虑建筑的采光问题
不能离得太近,不能太多地遮挡建筑的立面,同时还应考虑建 础不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4
建筑墙的植物种植
一般对于建筑的西墙多用中华常春藤、地锦等攀援植物、观花、观果小灌木甚至极少数乔木行垂直绿化,减少太阳的日晒,据测定,夏季可以减低室内温度3—4度。利用建筑南墙良好的小气候。引种不耐寒但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形成墙园。常用的种类有:紫藤、木香、地锦、蔓性月季、五叶地锦、享式爬山虎、深山日天蓼、猕猴桃、葡萄、山荞麦、铁线莲、美国凌霄、凌霄、金银花、盘叶忍冬、华中五味子、绿萝、迎春、银杏、广玉兰等。
5
角隅的植物配置
建筑的角隅多线条生硬,用植物配置进行软化和打破很有效果。一般宜选择观果、观花、观干种类成丛种植,宜和假山石搭配共同组景。
资讯
工程
百科
大数据
网聚天下园林
创造数据商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