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药家大养生家葛洪我的大学中医故事

78、大医药家大养生家葛洪

大家都知道鼎鼎有名的葛洪,千年前他就在这罗浮山里头采药炼药,那时这罗浮山已经是南岳广东的名山。

山中草药飘香,这葛洪可是大医家,大养生家。怎么说它是大医家,原来葛洪这人从小就淡泊寡欲,为人质朴,不善于说大话,却特别喜欢读书。按今天的说法,就是他是一个少说多看多听,多用心去观察世界的人。

医学史的老师郑迁,给我们这样讲道。

我们从罗浮山刚回来,就开始上医学史的课,同学们急着想听葛洪的故事,所以郑老师便答应同学们的请求,先给大家讲讲葛洪。

郑老师说,葛洪他读书碰到理解的不了的地方,即使千百里以外有老师,他也会前往请教。你们说说,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参学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

大家点头。

郑老师接着讲道,葛洪他为了使中医药普及,还有为了让人们在仓卒病痛的时候,有个解救的稻草绳。他就写就了历史上非常出名的方书,叫《肘后备急方》,说白了就是常用药物救治突发病手册。

为什么叫肘后呢?就是说肘后这个地方我们随时都可以碰到,而这方书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可以拿出来用。

这方书记载的方药,很多都不难找,也是在周围山林都可以找到。

这样使得民间中医爱好者,以及乡村郎中,游方医人数大增,中医队伍日益壮大。

所以大家看,一本书它能够传世,它的功德有多大啊,它不仅解救一人一时之痛苦,它更能够培养无数后起之秀,培养更多的苍生大医为人民服务,可以为中医的历史发展车轮推进一把。

为什么古代的人把功德言看成是三不朽事业,你不管功劳多大,品行多高,最后都要靠言语书籍,才能够传之后世,流芳千古,受益万民。

所以所有的大医家,没有不最后以著书立说来完成这中医的历史使命的。

从汉代张仲景到近代张锡纯,他们都是一部书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葛洪他还是大养生家,他后半辈子都在研究衰老和死亡的真正原因在哪里,为什么有人可以延年益寿,有人却半路夭折。

葛洪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个禀赋,这禀赋就像灯火的油,禀赋多少,对你的寿命影响很关键,但不能够决定全部,同时还要靠你后天的爱惜保养。

比如说有人他的灯油是满罐的,结果他把灯火调到最大,烧到半夜就烧没了,有人的灯油只有半罐,它把火调到刚刚好能够照明,不会很亢盛,结果半罐油烧到天亮还没有少烧完。

所以很多先天禀赋强的人,说话大声,性格急躁,结果四五十岁就中风偏瘫,甚至心梗倒下了。

而另外有些人,他可能先天禀赋不强,年少好像也体弱多病,说话声音小,力量不够,但它却规律生活,不妄作劳,饮食有节,结果活到九十多岁,还能够自理生活,谈笑风生。

所以生命的质量跟长度,是靠先天禀赋加上后天调养来决定的。

葛洪认为,一个少年人,如果自认为强壮,不知爱惜,过度折腾身体,很快百病不请自来。

如果都不知道修正,我行我素,最后便会变成虚损劳弱,所以《黄帝内经》讲生病起于过用,平时修身养性不可以认为这些细节损伤不大却不去防范啊!滴水累积多了,可以穿石,小损小耗,违背养生的频率多了,也可以让强壮的人变得病怏怏。

那么在平时生活中该怎么落实中医的养生呢?

郑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一段话,他根本就没有对着书本随口就把这段话背出来,原来他对这段话非常熟悉,而且切身有体会。

众人大言我小语,众人多烦我少记,众人悸怖我不怒。

不以人事累意,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长生不死之药。

虽然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的药,但是你通过这些养生养心的修习却可以活到天年,少生很多病。

大家听了后,对生命跟疾病,健康跟衰老,又有一层新的见地,而且这些知识可以立马让我们活得更舒适,让我们知道怎么养生。

郑老师笑笑说,你们除了学习医药之术,帮众人疗疾苦,同时更要注意养生之术,你们只有自己活得长久,才有资格将这些养生之术教给别人。

中医不比你跑得有多快,而比你跑得有多久,白胡子老头照样可以看病用药。

中医这份职业是活到老做到老,没有退休,没有歇止。

你们如果现在就重视学习中医养生学,那么相信你们将来生命的质量会更高,生命的跨度会更长,生命的贡献会更大。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文源:罾事物语

满山绿草皆是药-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7)

山溪边的菖蒲-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6)

青苔也是药-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5)

车前草.利尿药-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4)

采药罗浮山/止血的旱莲草-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2、73)

肺主宣发肃降-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1)

普及跟临床一样重要/提壶揭盖与哮喘-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9、70)

姜枣茶.治痛经-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8)

花升子降茶-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7)

医普团/寒气伤,葱姜汤-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5.66)

肺咳治肝与用心体验中医-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4)

脾主肌肉与术后康复-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3)

讲故事.学医学史-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2)

医古文之《扁鹊传》-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1)

由凳椅脚烂想到升阳除湿-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0)

八段锦-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9)

脾在液为涎-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8)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遛狗的阿姨-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6、57)

一大袋烧饼-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5)

书店老板的牙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4)

低估了医学史的价值-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3)

爬白云山-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2)

土生金与久咳不愈-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1)

拜访吴老师-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0)

骑自行车跟土枢四象-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9)

脾开窍于口与理中汤-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8)

减小肚子与脾主运化-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7)

百岁老人的长寿经-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6)

火冷金寒的咳嗽-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5)

医古文.医生三个层次-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4)

火生土与桂附理中丸-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3)

竹心与源清流自洁-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2)

加强版艾灸法.纷纷邀请-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0、41)

导引之法.跺脚-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9)

金针通鼻-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8)

立杆见效治咽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7)

徒手治落枕-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6)

天桥底下中西医之争.应战-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4、35)

邓老的一节医学史课-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3)

火主温煦与心其华在面-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2)

不妄作劳-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1)健康三大基石

健康三大基石.起居有常-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0)

健康三大基石.饮食有节-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9)

《黄帝内经》.老师第一大-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8)

由晨跑引发的思考-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7)

木生火与逍遥散-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6)

大医精诚.大医之体.为医之法-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4、25)

大医精诚.诚心救人-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3)

大医精诚.医术精通-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2)

医古文.珠江与大海-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1)

肝主疏泄.解郁三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0)

肝主疏泄.抑郁者身心并调-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9)

肝主疏泄-麦芽与木能疏土-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8)

电梯升降-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7)

头胀痛与气球上冲-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6)

理论指导用药-芳香能止痛.软藤横行经脉中-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4、15)

理论指导用药——诸花皆升-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3)

爱读书的桂林-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2)

第一节课-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1)

中医真牛-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0)

一把草.牙痛消-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

痛经的女同学-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

军训第一课.中暑的阿发-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7)

凉茶退眼目热火/以阴治阳-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5)

路见病痛.拔针相助/以阳治阴-我的大学中医故事(2、3)

老张的感冒-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目录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中医科普——趣味性、后记(治阴虚火旺、失眠)

故乡风月有谁争.给我们一支笔.中医普及之路-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后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ly/10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