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陈赓的一生充满传奇。
他是既指挥过 ,又指导过越南抗法战争,与日、法、美“三军”都曾疆场血战过的高级将领;他是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陈赓(资料图)
他也是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他还是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他智慧、风趣,有血性,讲义气。可惜天妒英才,他在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58岁。是十大将中最早去世的。
陈赓大将
在父亲的影响下,即便在和平时期,陈赓的5个子女也全部选择了从军。
“想当年,我的曾祖父12岁便投奔湘军,我们老家是湘军的故乡,无湘不成军,民风影响,父亲也是不到20岁便从军。要我说,这就是我们陈家的家风——尚武。”退休前,陈知建曾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现在,陈知建 的儿子也在军中。
陈赓和夫人傅涯及孩子们合照(资料图)
将门家风:绝不允许子女撒谎
陈赓和夫人傅涯及孩子们在一起(资料图)
陈赓格外怜爱孩子,而且毫不掩饰,尤其不愿意听孩子哭。在家里,孩子们只要哭了闹了,一般目的都能达到。他不仅爱自己的孩子,对别的孩子也倾注了很多的爱。他生前曾收留了很多烈士子女。尽管疼爱孩子,但陈赓绝不允许儿女滋长哪怕一丁点特权思想。他和妻子不让孩子上干部子弟学校,而鼓励他们凭自己的本领考上社会上 的学校。此外,陈赓绝不允许子女们说谎。女儿陈知进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回忆,小时候家里一位堂哥跟他们住一块。那时,念高中的堂哥在学校担任学生会的文体部长,由于学校的工作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有一次考试后,堂哥有一门功课只得了2分。堂哥知道在陈赓面前交不得差,于是,他就在成绩册上把“2”改成了“4”,再拿给陈赓看。陈赓发现后,把他们兄妹都叫到一块,当着堂哥的面,狠狠地对着桌子一拍,把堂哥大骂一顿,并教育孩子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要真诚。“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陈赓从不过多地给孩子们灌输空话,他自己就是一面旗帜。
日记成家风好教材
年出版的《陈赓日记》
因为是大将,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陈赓一定会对子女痛说革命家史。“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战争结束,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只要一想起这些曾经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同志,父亲就难过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他甚至从来不跟我们讲他经历的那些事情。”陈知建回忆。可是,不讲归不讲,陈赓却自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年初,为了回避北京寒冬对身体的影响,陈赓在妻子傅涯及几个孩子的陪伴下,前往上海的丁香花园养病。回到阔别33年的上海,陈赓做的 件事情,就是安排孩子们去参观汪精卫特务机关,以及陈赓曾经待过的提篮桥监狱。“水牢最令人毛骨悚然,先是在一个齐腰深的天井里放满了水,用一个挖了几个大洞的木杠将人夹在水里,只露出一个脑袋,然后往水里放上一大堆的蚂蟥、毒虫,让它咬你!”回忆起参观情景,陈知建不由感慨:“难以想象,难以忍受!”此外,陈赓还有记日记的习惯。他在行军打仗中,这些本子是一定要放好的,所以一直都保存得非常完整。改革开放后,妻子傅涯就组织人于年出版了 版的陈赓日记。作为一个高级军事指挥员,陈赓日记中有关战争的记述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女儿陈知进目前还能背诵父亲的很多篇章,她说:“这是我们家风家训的好教材。”
下面,来盘点一下陈赓大将子女们的情况。
陈知非,陈赓长子
陈知非,年生于上海,是陈赓和王根英所生的儿子,也是长子。年母亲被捕英勇就义后,他随外婆、舅舅一家生活。由于生活困苦,他当过报童和工人。
年,17岁时才被时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的父亲接到身边。后进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年毕业后先后在长春一汽、航天部等工作,所取得的多项科研成果在行业内处 水平,退休时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知非与父亲陈赓
陈知非清楚的记得,50年代初,他从北方大学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了长春 汽车厂工作。陈知非心里很不情愿,多次写信给父亲要求调回。可父亲坚决不同意,并强调不管在哪里都是为人民工作。
晚年傅涯和孩子们
陈知建少将,陈赓次子
陈知建,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就读于 的哈军工导弹工程系遥控遥测专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沈阳军区、总参任职,历任技术员、工程师。
年,他作为科班出身的年轻干部,赴北京军事学院(国防大学的前身)学习,一年后被分配到野战部队任职,曾任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参谋长兼步兵团团长,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师长、集团军副参谋长,总参军务部兵员局、第二编制局局长,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年退休,结束39年的军旅生涯。
别人都说他是“家中最像陈赓的人”。陈知建评价称,他的性格是“家传的性格,军人的性格”。他还称自己 的遗憾就是没能亲自上战场。当兵的不打仗就是纸上谈兵,我非常遗憾。我毕业参军时希望能够到济南军区,这样就有机会到前线打仗,但副院长不同意。我也曾经想放弃上学,到前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也同样被否定,前辈们让我结束学业之后再说。
陈知建对父亲过早逝世一直引以为憾。他称:“我不到1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最让我感到痛苦的是我看到了父亲去世前写的战争经验总结提纲,都是父亲战斗经验的精髓,但他只写了前言的一部分。别人的父亲都活着,可我却没有可以当面请教问题的人了。”
陈知庶少将,陈赓三子
陈知庶,年1月出生。年2月参军,年4月入党,大专学历。入伍后,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营长、团参谋长,副处长、处长,驻香港部队筹备小组成员兼军事办公室主任、副参谋长、副司令员,总参谋部动员部副部长,甘肃省军区司令员。年3月卸任甘肃省军区司令员一职,以正军的级别结束了45年的军旅生涯。
父亲去世时,他只有7岁。但继承了父亲习武报国的志向。12岁时就自己跑去找聂荣臻元帅要求参军,还真进军营当了7个月兵。因为年龄太小,又被部队送回了家。后来他又跑到东北找到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要求当兵,被送到某部农场劳动了几个月。
年,15岁时终于得遂心愿,正式参军。当兵30年,从基层部队到总部机关,受到长期军营艰苦生活的锻炼,并经过高等军事学院的深造。他具有良好的军人气质,戴着一副与父亲一样的眼镜。
年,军委下令在总参谋部某部机关建立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他成为驻港部队筹备组成员,担任军事办公室主任,从此参与驻香港部队筹备组建的全过程。
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广东东莞正式成立。
年军委下达组建驻香港部队机关的命令,他被任命为驻港部队副参谋长,负责驻港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在他的努力下,部队素质得到提升,为部队进驻香港后履行好特殊使命和职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他直接策划了驻港部队对外开放和军事表演训练。
年7月1日零时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4处军营同时升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顺利实现对香港防务接管,开始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他异常激动,其激动的程度不会亚于其父斩关夺隘之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