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个专攻疑难杂症的中医奇人,能l

甲氧沙林片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41464.html

三年前曾采访过胡思荣医生。

记者能清晰回忆到那天的情景。上午11点过了,门诊上仍有10多位病人等候在诊室外。“请稍等,我得先处理病人。”面对记者的采访,胡思荣淡淡地说。作为一名副院长,医院院内等事务,平时还要承担到外地出诊的任务,每天忙碌不已。但是不管有多忙,只要病人随时找他就诊,他都会竭力满足。因为病人的信任,他从不拒绝;因为对医生这份职业的喜爱,他一如既往!医院内分泌科胡思荣。

6月的一天,记医院胡思荣工作的地方——国医堂。

专攻疑难杂症有因可寻▲▲▲

或许是因为在被西医挤压的空间中生存,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医的出名,似乎总是与“专攻疑难杂症”有关。但胡思荣的成才,我以为,当归功于他个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悟性。

胡思荣是谷城石花镇人。他的舅爷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在胡思荣七八岁时,他亲眼见到舅爷治好了很多病人,“一个用门板抬来的病人,用银针扎几下,吃点中药后,就能下地行走了,我当时觉得太神奇了,觉得当个医生很了不起。”

因为觉得“中医很神奇”,胡思荣迷上了学中医。从十二三岁起,每年寒暑假他都跟着舅爷一起上山采药、外出看病。年,胡思荣参军入伍,医院。6年的部队生涯,他的医术得到迅速提高。年,他放弃提干机会,进入湖北中医学院学习,随后被医院。年,平时注意搜集病历的胡思荣敏锐地发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的考试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患者越来越多。这类病又恰恰是西医的弱点,他开始专攻这一类的内科疑难病。

胡思荣为何被人们称之为“怪”病医生呢?这还要从十年前说起!

年的一天,一位女士怀抱孩子,大声嚷嚷着冲进诊室,对正在忙碌的胡思荣说,“胡医生,你看这都是你的功劳啊”!正在埋头为患者看病的胡思荣一愣,感觉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旁边的患者和护士也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还要从十年前胡思荣的一次诊疗说起。

年,胡思荣的诊室来了一位面容憔悴的年轻女子,该女子25岁时结婚,28岁生一女孩,35岁时月经即停。反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治疗,偶尔有效来一次月经,旋即又无效。38岁时患者出现严重的内分泌失调症状,乳房萎缩,白带全无,甚至周身疼痛不适,痛无定处,夫妻感情一泻千里。胡思荣精心为她量身定做了连续三个疗程的中药方剂。患者依嘱服中药治疗6个月后,月经悄然而至,经量色泽正常,自觉身体轻松,忧郁心情一扫而光。45岁时患者又怀孕并生一男孩。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这一成功的治疗案例对他影响很大。”胡思荣大学时学的是中医内科,郁证只是属于中医内科疾病之一,从那以后,胡思荣敏锐地注意到,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加快、经济竞争的加剧,由此引起的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的疾病患者会越来越多。因此,有心的他开始专攻这一类的内科疑难病,这一研究就一发不可收拾。

妙手回春再创奇效▲▲▲

对待“怪”病,胡思荣常有“怪”招。比如,对于天麻的使用,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说:“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订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也许是因此原因,所以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天麻主治诸四肢拘挛、眩晕头痛等症似乎已成定律,但天麻贵,胡思荣就反其道而行之,治眩晕头痛偏不用天麻,而是选用其他价廉的中药组方代替,药价锐减而疗效却丝毫不差。

90年,河南省某县一名小学教师因家中琐事生气,突发头晕目眩,如坐舟船,闭目稍减,伴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在当地市、县医院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曾用低右、-2针,氨基酸等药物治疗,均未见好转,病情渐重,胡思荣检查后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治疗时他避开天麻,以枣仁、远志、厚朴、菖蒲、甘草等中药组方,共服药26剂,诸证完全消失,恢复健康。从此,他便有了“怪病医生”的称呼。

情志,是中医学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时归纳的一个概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已经注意到情志与疾病预防的关系。许多患者说:“胡医生对人和蔼可亲,为人乐观,总是很有信心,询问时象忘年交的朋友,给患者的感觉是没有距离感,见到他不吃药病就能好一半”。在诊疗时胡思荣就很强调药物治疗与情志调节并重的原则,他说,“内科疑难病患者常常迁延日久,对个人,对家人影响都比较大,很多疑难病患者一谈起病情就澘然泪下,甚至失声痛哭。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容易发生情志失常,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情志调养十分必要”。

继承创新发扬中医特色▲▲▲

年,医院开起了郁证专科门诊。为了尽快掌握先进的医疗知识,他先后参加了全省中医应用理论提高班及中科院举办的心理咨询诊疗等几个进修班,医术随之精进。枳实、竹茹、半夏等6味药,构成"温胆汤",出自中医典籍《千金方》,本为治疗大病后的虚烦不得眠而设。

望、闻、问、切不一样▲▲▲

采访时,记者目睹了胡思荣的望、闻、问、切。单说问。他问得长、问得细、问得怪、问得巧。时下有的医生,没等问上三言两语,似已胸有成竹,迅即落笔开方。但胡世荣恰恰相反,笃悠悠细问慢写。只见他紧锁双眉,左思右忖,反复斟酌,简直像个“神”……胡思荣对此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凡久治不愈的顽症,其病因常不会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因此必须强调整体的、全方位的综合治理。这就好比三大战役要大兵团打仗一样:主攻目标尽管只有一个,但也要靠各个兵种协同配合,联合作战,方能获胜。

一患者患心脏病、高血压十五六年。年7月,她的病情医院,医生称安装心脏支架是惟一办法。巧的是在她做手术前一天,一名老人在做这种手术时死亡,恐惧让她放弃了手术治疗。今年3月,她的病情更加严重,医院检查时,医生都告诉她家人说:“她这种病没得治了,你们回去准备后事吧!”医生的话,让这位患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回家后,她专门染了头发,照好遗像,又请人做了寿衣。3月11日晚,她叫回儿子安排“后事”时,儿子告诉她,听说胡思荣治疑难病“有一手”……

患者在儿子的搀扶下找到胡思荣。胡思荣一边号脉,一边跟她聊家常,说:你这病目前没有危险,就是有点心脏早博,吃几服药就会好的。他给患者开了14服药,临走时,还让她回家多参加劳动。没想到,药吃了3天,病情就减轻了。后来,胡思荣又开了14服药,病人的病至今没发。

个病例与一个药方▲▲▲

采访后了解到,胡思荣除了看病外,几乎足不出户:整理医案、收集资料、诵读中医典藉……这些事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

他先后搜集古今中外有关疑难病信息2万多条;他自己治疗、观察、跟踪访问的各种疑难病病例0多份……胡思荣先将这些病例进行分类,制成卡片,然后填入表格,再进行统计学处理……

“当时他抄卡片都抄了2个多月,装满了一个纸箱。”妻子方秀华回忆说:“因为图表太多,几张白纸接起来,桌子上放不下,他就跪在地上记录,一跪就几个小时……”

“我每一个药方的形成,至少都经过了个病例的反复验证。”胡思荣说。为了保证研制出来的中药没有毒副作用,胡思荣的每一个配方形成后,他都要求药厂先试制出样品,自己先服用一个星期后,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再大规模生产。“包括那些女性专用药,我都服用过。”胡思荣笑着说:“我研制出来的药,我先吃,就是要对病人负责。”

五年磨一剑。胡思荣将《千金方》“温胆汤”进行加减后变成“平心忘忧汤”,运用于临床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获得奇效。年,他据此撰写的论文《中医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在《湖北中医杂志》上发表后,在医学界引起轰动。

年,胡思荣开设了湖北省第一个郁证专科,专治内科疑难病,运用中医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的美尼尔氏综合征、考试紧张综合征、头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甲亢、乳腺增生、痛经以及月经不调等,由于临床疗效确切,他也很快名扬杏林。

年,襄樊四中高三学生李某,在考试前因为过度紧张,每次测验时,跺一下脚,才会做题;后来,拍一下桌子才能做题;再后来,每揪一根头发才能做题;到最后,做题时又跺脚、又拍桌子、又揪头发……家人带着李某找到胡思荣后,服用了他研制的“安心胶囊”,一周后李某恢复了正常,当年考入某重点大学。

从年至今,胡思荣先后研制出7种用于治疗内科疑难病的药物:用于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的“安心胶囊”;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平心忘忧胶囊”;用于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软坚散结胶囊”: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桃花清心胶囊”……

这些药先后通过了湖北省药监局的审核,取得了批文。经过10多年的临床实验,有效率均在95%以上。此外,他还研制出了35个保密配方,都有较好的疗效。因为在中医治疗上取得巨大成就,胡思荣获得了众多荣誉:中国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医内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卫生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知名中医,享受市政府津贴……

附:名老中医胡思荣名方医案二则一、治甲亢甲状腺肿大

陈皮15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枳实10克,竹茹30克,厚朴15克,浙贝母10克,鳖甲15克,酸枣仁15克,远志12克,生牡蛎30克,合欢皮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焦山楂15克。   

化痰行气,养血安神。   

甲状腺Ⅱ度肿大,痰瘀气滞型。   

日1剂,水煎服,连服半个月。

甲亢(甲状腺)病为无形之火邪和有形之痰瘀结于颈部而致。由于甲亢病情多由情志引发、加重或反复,所以在祛痰散结之时,应不忘养心安神;方用酸枣仁,可入心、肝经,养心阴,益肝血,安神志;远志味辛通利,既能祛痰,又利心窍,可宁心安神,合欢皮为疏肝解郁,悦心安神之佳品,使五脏安和,亦可活血祛瘀,因此,配合化痰药物(尤其如厚朴、竹茹等可兼安心神之品),对于治疗阴虚痰热之上扰心神,非此三药莫属。

本病中期虚实夹杂,阴虚与痰火、瘀血并存,故辅以桃仁,其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又称破血药,可入心、肝血分,功效活血祛瘀,用于多种瘀血证;红花则专入血分,可通畅血脉,祛瘀消癥瘕,亦可用于热郁血瘀者,与桃仁合用,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可生新;最后加入焦山楂,既助陈皮、茯苓健脾行气,又助桃仁、红花通活血祛瘀;炙甘草则可协调诸药,兼顾健脾和中。

陈皮辛行温通,乃治痰之要药,可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半夏辛温而燥,尤善治脏腑之湿痰,又兼和胃,与陈皮合用,既可燥湿化痰,又可温化寒痰,且前者理气,后者消痞,两药合用,一行气滞,一化痰结,气顺则痰自消;厚朴辛散,长于行气下气,亦有燥湿化痰之功,与陈皮、半夏联用,善治痰湿内阻之证;茯苓可甘淡渗湿,所谓湿去则痰不生,且兼顾健脾安神;枳实性苦微寒,破气化痰,而竹茹清热化痰除烦,二者合用,意在加强陈皮行气与半夏化痰之力,既清胃热、化痰散结,又降逆行气止呕。

方中重用生牡蛎,此药重镇安神,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之证,兼软坚散结,辅以浙贝母,性味苦寒,清热化痰,开郁散结,鳖甲为治阴虚内热阳亢之要药,以上三者同用,可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对于痰火郁结,气结血瘀之瘿瘤,可谓标本同治。全方祛痰而不伤正,既有祛痰行气之功,又增补养心神之力,可谓治标不忘本。

有失眠、急躁为主,可加用柏子仁、礞石等安神之品;若以心悸胸闷为主,则可加用瓜蒌、薤白等宽胸理气。

:中国中医药报名医名方专栏

二、胡思荣:温通并用疗胸痹

《素问·金匮真言论》有云:“心阳,阳中之阳也。”谓心居上焦,属阳脏而主阳气。仲景论胸痹,着重于阳虚和痰湿,所列方剂大多以温通阳气、除痰宣痹为主。

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胡思荣荟萃名家思想,以“温”“通”二法并用治疗心阳不振型胸痹,取得良好效果。

病案举例

孙某,女,67岁,年10月因“胸闷,心前区刺痛2年余,加重3天”来诊。患者2年前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平时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等药,但疗效不佳,胸痛症状仍时有发作。近3日,因天气变化自觉心前区刺痛明显,心悸时作,手足不温,面色晦暗少泽,夜尿多,失眠多梦,夜间难以平卧,舌红,苔白腻,脉沉结代。查心电图示:ST-T改变,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辨证:胸阳不振,痰浊内阻之胸痹。

治法:通阳宣痹散结,祛痰通络。

处方: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瓜蒌20克,薤白20克,桂枝6克,川厚朴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熟地15克,酸枣仁15克,远志12克,生牡蛎30克,陈皮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日服1剂。连用15剂后,患者胸前区刺痛明显好转,睡眠改善。随症略加减,继服10剂,诸症消失,心电图ST段下移亦略有恢复。

按:胸痹之症,其根本病机在胸阳不振。本例患者,即胸阳不振,则鼓动血脉无力,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心脉,故见胸部痞闷或胸膺部疼痛。胸阳不运,则津液不能输布,凝聚为痰,痰阻气机,心血运行不畅,以致心前区刺痛明显。故当用《金匮要略》瓜蒌薤白桂枝汤通阳开痹、行气祛痰。方中以瓜蒌、薤白、桂枝宣痹通阳开结,以厚朴泄浊降逆,以陈皮、茯苓健脾化痰,六药合用,既宣上焦之阳,又导中焦之滞,且能化下焦之阴,使三焦之气通畅。又加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止痛,加熟地滋阴,加酸枣仁、远志益气宁心安神,生牡蛎定悸,炙甘草调和诸药,使气行、浊降、结散、阳通,则胸痹自愈。

往期大事1.一家三口亲历流感,我用中药治好了它!附总结~2.精辟!一位学了几十年诊脉的中医整理的当代诊脉名家、诊脉要害,胜读十年书!3.医院原院长6年受贿余万:不给钱就给脸色!4.专长考生PK专家团:还我证书,给民间中医松绑!5.一个看了十年中医的患者的感悟心得:庸医是杀人不用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bm/6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