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劝诫黄连救人无功,人参害人无过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越是味苦的药,对于病患的治理效果越明显;

越是晦涩难听的话,虽不易被人接受,却总能够一语点破事实的真相,为人们指明最正确的道路。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看见别人的犯错,就总想提醒对方;

当别人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时,你就总是急不可耐的表现出来,试图用道理说服对方。

本以为自己可以让别人接受意见,可结果往往会弄巧成拙。好端端地提醒,到头来却惹来了对方的不理解,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现实中的你存在这种疑惑,那么你可能就忽略了一个人性的规律,那就是——“世人往往愿意在甜言蜜语中沉溺死去,也不愿在忠言劝说中重获新生。”

人性本善,无论面对任何人、任何事,善的初衷不可丢弃,但好管闲事的习惯也同样要纠正。尤其是别人的事情,与你无关时,更是不能多做口舌争论。

昔日国学大师南怀瑾就曾说过:“黄连救人无功,人参害人无过,当别人遇到麻烦问题时,若对方没有主动求助于你的意思,作壁上观才是最好的援助。因此千万不要盲目去帮助别人、劝说别人,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一、人与人的层次不同,认知也就不同

南师曾经说过:

“两个不同层次的人之间的交流,永远都是单向的,这种交流无效且乏累。

在交流过程中,你说你的,他听他的,思维、意识都不在同一个维度上,强行试着让别人理解你,或者让你去理解别人,最后都只是在加深彼此的痛苦。”

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与别人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进行更融洽的探讨和沟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在个人层次上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

好比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和一个肚里一点墨水都没有的市井小人,思维见识会是在一个维度上面吗?

一首唐诗摆在两人面前,学者感受到的是诗词的美妙和深奥,而市井小人感受到的却是乏味和枯燥。

你能说一个举世闻名的画家,和一个半点艺术细胞都没有的人之间会具备共同话题吗?

好画摆在画家面前,画家看到的是作品的艺术成分,而没有艺术细胞的人,看到的就只是一通乱涂乱画,他欣赏不来,你逼着他,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很多事物在我们眼里呈现出来的模样,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另一种事物。用自己的标准去强迫别人听从你的解读和观点,这是最没有意义,也是最惹人烦的行为。

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是思想各异,行为有差的个体,这种天性上的区别,也就意味着彼此之间不存在百分百代入对方角色的可能性。

因此,当我们在处理某件事情上,与别人的观点有所矛盾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人家可能考虑的是另外的角度。

甚至哪怕即便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也不要去强行逼迫人家接受你的看法。既然看到的不一样,理解程度不一样,那就不妨尊重别人的选择,不要让无意义的纠纷,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难受呢,不去争论,说不定彼此相处得会更和谐。

所以说,层次不同的人,永远不可能会站在相同的高度,只有试着去理解对方,这段关系才能走得更远。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bm/12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