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黎佐权)11月12上午8点,天气晴朗,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在梅仙镇姜源村通往黄柏山的山路上,一支整齐的队伍呈单行缓慢向上移动,队旗迎风飘扬,像一条长龙似的,煞是壮观。原来这是姜源小学全体师生正在开展一年一度的综合实践活动:黄柏山野炊。这次野炊的主题是“寻找乡村美食——留住乡愁”,在往年通过这个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家校合作、劳动教育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要学生通过寻找乡村美食,传承乡村美食制作,传承乡村文化,体现乡村教育的特色。
今年这个活动分为二个步骤进行,前期由学校和家委会统一活动目的和过程后,各班召开了“寻找乡村美食——留住乡愁”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中,通过观看《舌尖上的美食》《平江十大碗》等视频,启发孩子们回忆自己所生活的故土都有哪些让大家难以忘怀的美食。并布置任务,要孩子们回家学会一道家乡美食的制作,并制作一份菜谱上交学校进行比赛。在前期二周活动中,孩子们认真学习,大胆想象,最后有黎晨曦的《农家一碗香》等9位同学菜谱被评为“最具创意奖”。有黎梦棋的《红薯片》等17位同学的菜谱被评为“制作精美奖”。
今天进行的是整个活动的第二步,把孩子们带到学校的野炊基地——黄柏山上,把前期学到的美食制作展示出来。一路兴奋,一路欢歌,通过一个半小时的登山,全校师生安全到达目的地。
到达目的地,稍微休息后,活动马上开始。首先进行的是观看厨艺展示。由家委会请的三位乡村厨师向孩子们展示了“红薯丸子”“十样锦”“爆炒鱿鱼”三道美食制作的过程。看着大厨们熟练的刀工,紧密的配合,流水般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们惊叹不已。闻着那一阵阵扑鼻的香味,更有甚者,有的同学口水直流,肚子里咕咕直响。当那一个个金黄的红薯丸子送到孩子们品尝时,孩子们大呼“好吃”“过瘾”。
厨艺展示观看完毕,当各班班主任布置下面就是同学们大展身手的时候,同学们已急不可耐,立即按在学校分好的工行动起来。你看,有的打水,拾柴;有的垒灶;有的煮饭…基地顿时热闹非凡。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不会弄菜,有的就做小帮手,有的爸妈就手把手握着锅铲教;五、六年级就不同了,俨然是一个个“超级大厨”,脸上洒满自信和从容,排着队轮流去做自己最拿手的菜。几十分钟过后,各个小组陆续都以完成炒菜,每组开始推出自己小组最好的一个菜去参加三至六年级的“美食擂台大赛”。一会儿,主席台上就摆满了参赛作品,看着一道道色香俱全的菜肴,评委们都不禁竖起大拇指。开始评菜了,主席台四周挤满家长和学生,尤其是那些参赛的孩子,眼睛瞪得大大的,大气都不敢出。评委们先看菜的颜色,闻香味,再夹一点细细品尝,最后看菜有没有体现乡土特色,有没有创新,很慎重分别给每道菜打上分。通过激烈角逐,最后,六年级王子涵、三年级张晓楠以《莲藕丸子》《萝卜干炒腊肉》获得冠军。黎煜琪,王亦菲等12位同学分获亚军、季军。所有参赛选手都获得“美食达人”的称号。当获奖名单一宣布,整个基地又成了欢乐的海洋,掌声、欢呼声不断。
午餐后,同学们迅速清理垃圾。接着,在基地舞台上,同学们和家长合作,表演精彩的节目。表演结束后,进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自信的神态,我认为我们老师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这也是我们把这个活动坚持十年之久的原因,以后,我们还会坚持做下去,而且会赋予这个活动更多的教育意义,通过这个活动,打造我们这所农村学校的特色。”学校负责人自信地说道。
“通过野炊活动,我家的孩子爱上劳动,爱上了做菜。而且,我和孩子的关系在合作做菜的过程中,变得更融洽了,这个活动真的好。”一位家长感激地说道。
“虽说我成绩一般,但在野炊中我体会到了成功!”一位获奖学生自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