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拍的好,其实是大清构图的功劳

曾记否,去年《国家宝藏》首播后

多少年轻人喊着要给节目“盖章”

现在,第一季仍保持着9.0的高分

翘首以盼的第二季已经到来

每集以一个博物馆为主题,亮相三件文物

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明星嘉宾

他们或娓娓道来文物传奇的前世

或打扮成古人的形象演绎宝藏诞生的故事

还是同样的配方(炫酷),同样的味道(美炸)

国?宝?守?护?人

天王黎明、天后王菲、实力派翟天临……

这都是什么神仙阵容?

其中,国宝守护人王菲

知性端庄、气质优雅

与舞台上唱歌时的她判若两人

网友不禁夸赞:美的浑然天成!

而当她听专家讲解完

中国古代建筑

与环境对话与建筑对话

得出了一个可爱的结论

“今天我知道了

那是因为我们

已经置身于一个

被完美设计出的场景里了”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

这种手法叫“过白”

也就是建筑与建筑的对话

让我们在整个游览过程中

都可以看到完美的构图

远处那个画面的核心

被一个景框框着

能看到一个比较完美的框架

突然想到,这所谓的

建筑与建筑的对话

与之前《延禧攻略》里的

框架式构图有如出一辙的精妙

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顾名思义画面上需要有“框架”,但“框架”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无形的框,但是能够通过我们的视觉延伸,从而形成框架;另一个是有形的框,就是自然环境或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框架。

框架式构图能制造出纵深感,造成更大的视觉冲击。

层层的框架延伸会给人一种窒息感,很好的体现了这个剧的情感色彩。

还可以烘托出下图这样的紧张的气氛

所以,在我们

拍摄中国建筑时

也可以从这精妙的设计出发

寻找属于东方文化独特的美

过白

框架构图能使照片的主题更加明确。

十月的故宫游人如织,太和殿正中的宫道满是人影。框架式构图可以更好地去除画面中的干扰元素▲

框架式构图还能起到一个烘托主题,丰富画面元素的效果。

拍颐和园如是,万寿山与昆明湖相互辉映,加以近处的凉亭作为框架,画面元素大气而不失层次感。▼

▲颐和园摄影师陈强

▲颐和园摄影师赵芳

建筑与环境

当然,除了建筑与建筑的对话,还有建筑与环境的对话,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妙之处。

拍摄时注意与周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呼应,整张照片就会充满灵性。

建筑与环境思考

这张图片是我们去颐和园东堤上,往西眺望会有一个玉泉山。

我们在东堤往上走的时候,你会发现那远处的塔会跟着你走,你走塔也随着你一块儿走。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一张图可以告诉你其中的奥秘。

地图中的红点是玉泉山上的玉峰塔,蓝色的位置就是颐和园东堤,它设计成了一个圆弧形,而这个圆弧形的圆心恰好就是玉泉山上的那座玉峰塔。

当人在东堤上走的时候,塔和人的距离始终是一致的,所以会营造出一种“塔随人走”的景观效果。

多少人去寻访前朝宫宇

只为寻一朝宫墙花事

却不知这建筑出自谁手

也不知这些古建筑背后的巧思妙想

和对环境的思考

若你受到启发

那就好看一下吧

对摄影后期有想法的小伙伴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laomua.com/gmbm/10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