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赤小豆这一味药食同源的药材在中医药中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它的利水功能也是众所周知的。
在用赤小豆之前,不能把赤小豆和红豆混淆了,这是其一;药材辨别,也不要凭着想象力,差不多一样功效也应该差不多吧,就取而代之。中医药运用的大忌,精准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药材品种(产地,采药,储存);
二、药材炮制;
三、剂量的精准;
这就不展开说了,非常系统,非常庞大。也是基础常识。
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两个经方用到了赤小豆:
一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二为当归赤小豆散;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由此二方可看出,赤小豆入血脉,在清血脉热的基础上利湿。
注意,如若血脉里无湿热,久服令血脉枯燥,血脉不充,则肌肤不泽,及须发早白脱落。请慎用赤小豆。
这里就涉及到赤小豆的使用禁忌了。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赤小豆有毒,赤小豆有副作用。
其实,当一个人吃饱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吃两碗饭,这个时候,饭就成了副作用的代言人了,道理也是一样的。
赤小豆,味辛、甘、酸,气温而平,阴中之阳,无毒。入脾经。下水力强。
重点就在于赤小豆的下水(利水)功能了,可以说赤小豆利水功能导致了副作用。
如果体内太燥,无湿气可下,这个时候重用久用赤小豆就是对人体的一种伤害了,这就是这个副作用的重要来源。
这个下水的力度,比利水更加强大,注意中国文字的表达程度,发挥下国学的优势吧,比较:下,利,两个字的词义轻重。
还有一个原因,赤小豆,专门利下半身,这个是考辨证能力了,湿气来自什么部位?什么经络?什么脏腑所主?都弄不清楚,真不怪用药,也不能滥用。
为什么说今年(戊戌年)更加不能滥用赤小豆呢?
这里就涉及五运六气的常识了,天人合一的观点,看现在的气候,干巴巴的没有什么雨水,天地燥气重,人体的燥气也很重。
何来利水下水的做法?
想要利水,先补足水分再说,不然又要怪中药材的副作用了,乱扣帽子。
还有从颜色看,赤小豆为红色,有助火的功效,今年本来就是太徵之年,火势猛,所以红色的食物,什么吃的穿的,自己去体验一下就知道了。
说起五行对五色,如果有人不服气的,大热天请穿黑色衣服体验下,就会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了。
虽然一味药,但是可以引出知识体系的无知。
千年中医药文化是一座大宝藏,如果挖掘的好,可以更好的服务人类。谦和既济智能中医团队,致力于传统中医思维结合新技术,还原古人的智慧精粹,将会持续给大家分享气候和疾病的关系,疑难病症分析调理思路,以及一些健康养生注意。欢迎大家